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至阳明别洞和邢太守韵二首·其二》
《再至阳明别洞和邢太守韵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山水平生是课程,一淹尘土遂心生。

耦耕亦欲随沮溺,七纵何缘得孔明?

吾道羊肠须蠖屈,浮名蜗角任龙争。

好山当面驰车过,莫漫寻山说避名。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首句“山水平生是课程”,点明了山水对于诗人来说,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人生的学问与修行。接着,“一淹尘土遂心生”一句,通过对比尘世的污浊与内心的纯净,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耦耕亦欲随沮溺”引用了《论语》中孔子弟子子路(字季路,又称沮溺)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想要效仿先贤,过着简朴而自由的生活的愿望。“七纵何缘得孔明?”则以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典故,反问自己是否能像孔明那样在乱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隐含了对自身才能与命运的反思。

“吾道羊肠须蠖屈,浮名蜗角任龙争”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与名利的看法。羊肠之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曲折与艰难,而“蠖屈”则是形容像蚯蚓一样弯曲前行,象征着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此相对,“浮名蜗角”则讽刺了那些为追逐虚名而疲于奔命的人,而“龙争”则暗示了权力斗争的激烈与残酷。

最后,“好山当面驰车过,莫漫寻山说避名”两句,以生动的画面收束全诗。诗人想象自己驾车疾驰于山间,面对美景却无意停留,更无意去寻找逃避名利的山林。这既是对前文思想的总结,也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生活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寓意深远,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庚辰闰八月十四日冒雨发郡城

杪秋凉雨湿行鞯,山路泥深费折旋。

多病不堪来往数,可能顽石补青天。

(0)

送三坳宗侄邦团·其一

朝耕暮读承家早,冀北滇南识路多。

数酌金陵官舍酒,醉来词气亦平和。

(0)

复过无锡遇雨

东风吹雨向毗陵,山色濛濛对曲肱。

平日爱山今转解,只须常看不须登。

(0)

送邓正科还南安

已是聪明不反前,那堪鼻孔更成渊。

医门晚遇肱三折,官簿真收效十全。

入眼更怜风韵别,论交应觉世情偏。

百年种德深深在,诸老留题有钜编。

(0)

候风南浦连日苦热

南浦逶迤绿树多,万艘环系水无波。

喧声不觉催人老,美景其如执热何。

河朔芳樽空往事,郢中白雪漫高歌。

十年尘垢纷盈爪,聊就深清试刮磨。

(0)

瀛洲雅会次刘野亭先生韵·其三

分曹多暇复同游,意气驩然隘九州。

佳地称为文字饮,清樽嫌及妇人谋。

毫端珠玉三千首,眼底衣冠第一流。

却恐疏慵参未得,君恩交谊两难酬。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