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离乱后,此去若为情。
春晚香山绿,人稀豫水清。
野陂看独树,关路逐残莺。
前殿朝明主,应怜白发生。
十年离乱后,此去若为情。
春晚香山绿,人稀豫水清。
野陂看独树,关路逐残莺。
前殿朝明主,应怜白发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离开去往京城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慨。诗中“十年离乱后”四字,透露出战乱之后社会秩序恢复、人们心态趋于平静的背景,"此去若为情"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
接下来的“春晚香山绿,人稀豫水清”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景图:春天到了,山峦间弥漫着淡雅的花香,山林郁郁葱葱;而人们较少,河流因此显得格外清澈。这里,“香”字既形容了花的芬芳,也暗示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情感氛围。
“野陂看独树,关路逐残莺”两句,则描绘出诗人与友人在田野间漫步,看着孤零零的树木,以及沿着古老的关卡小道追寻那些零落的花瓣。"野陂"和"关路"都给人一种边远、静谧的感觉,"独树"则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孤独或是友情的坚贞不渝,而“逐残莺”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不舍昼夜的追求和留恋。
最后,“前殿朝明主,应怜白发生”两句,写诗人朋友在离别之际,站在宫殿之前向统治者表达忠心,同时也希望统治者能够理解并怜悯那些白发蒼苍的老臣。"前殿"指的是朝见皇帝的地方;"明主"则是对君主的美称,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尊崇;"应怜白发生"中的"白发生"形容老年人的头发,如雪一般白,这里既有对老臣忠心不渝的赞颂,也有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离合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世间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六月尘沙倦长道,却爱君家桂树好。
桂树未花意自香,暮云捲雨秋先到。
月光满地无洒扫,石磴高低藉幽草。
满壶美酒共倾倒,一洗烦襟静怀抱。
昔年夏屋高渠渠,秪今结茅自有馀。
兄弟白头俱孝友,高堂慈母多欢娱。
兵革未息民未苏,吾徒正合山岩居。
子弟长大宜读书,浮云富贵何有无。
桂树与人共长久,从此栽培更深厚。
万叶团阴烟雾间,孤标发秀风霜后。
半亩玲珑斜月透,翠光寒色浮衿袖。
八月花开我再来,君当剩贮千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