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拥群籍,里巷如空山。
偶逢会心处,思与古人言。
古人去已远,近者乃千年。
不如营一醉,妙理默已传。
日夕拥群籍,里巷如空山。
偶逢会心处,思与古人言。
古人去已远,近者乃千年。
不如营一醉,妙理默已传。
这首明代唐时升的诗描绘了诗人日常研读之余,身处静谧的里巷,仿佛置身于空旷的山林之中。他偶遇佳句,心有所感,渴望能与古代贤人交流思想。然而,那些古人虽已远去,他们的智慧却跨越了千年的时光。于是,诗人选择借酒浇愁,通过醉中领悟古人留下的妙理,无需言语,心意已传。
诗中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知识传承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现实、寻求精神共鸣的情怀。诗人以饮酒为媒介,寄托了对古人智慧的向往和自我沉思的乐趣。在窗边小酌,雨声作伴,诗人得以沉浸在与陶渊明等先贤的诗意交流中,心境宁静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