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丁郎中·其一》
《上丁郎中·其一》全文
宋 / 敖陶孙   形式: 古风

君家去天才三百,君身去天无尺五。

忽忆泥功栈外山,尽是杜老思君路。

而今西子媚回塘,坐令猛士纡柔肠。

可能直下窥秦陇,翻作吴儿时世妆。

(0)
翻译
你家离天只有三百尺的距离,而你与天的距离却近在咫尺。
忽然想起你在栈道外的泥泞山路上,那里满载着杜甫对你的思念。
如今西湖美景如西子般迷人,却让勇猛的战士也心生柔情。
你可能曾直接俯瞰秦岭和陇右之地,但现在你的形象却成了吴地流行的妆容。
注释
三百:形容距离很近,这里夸张表达。
尺五:古代长度单位,形容极短的距离。
泥功栈:古代栈道名,位于四川,这里代指遥远的地方。
杜老: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回塘:曲折的池塘,形容西湖美景。
猛士:勇士,这里指有豪情壮志的人。
秦陇:秦岭和陇右地区,泛指西北地区。
吴儿:指吴地的人,这里可能暗指诗人的故乡或某种文化风格。
时世妆:当时的流行妆容,暗示时代的变迁。
鉴赏

这首诗以夸张和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对友人丁郎中的思念之情。首句“君家去天才三百,君身去天无尺五”运用数字对比,形象地表达了丁郎中与天的距离之近,暗示其才华出众。接着,“忽忆泥功栈外山,尽是杜老思君路”借用杜甫的诗境,将丁郎中的身影与遥远的栈道山水相连,寄托了诗人对他的深深怀念。

后两句“而今西子媚回塘,坐令猛士纡柔肠”则通过比喻,将美丽的西湖比作回塘,形容丁郎中的魅力如同西施般吸引人,连壮志豪情的男子也为之动情。最后一句“可能直下窥秦陇,翻作吴儿时世妆”则设想丁郎中可能会因此变得柔和,甚至流露出江南吴地的风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丁郎中才情与气质的赞美。

总的来说,敖陶孙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空间、情感和形象的转换,表达了对丁郎中的钦佩和思念,以及对其人格魅力的赞赏。

作者介绍

敖陶孙
朝代:宋

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自称“东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乡荐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学,曾写诗送朱熹,又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因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受株连贬官。官至温陵通判。宝庆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诗集》2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见其佚诗。
猜你喜欢

游道林岳麓寺·其三

从昔游山人,留题尽名字。

壁昏暮鸦栖,石腻群鸿戏。

今人来更多,后观复长喟。

吾侪幸闻健,拄笏致爽气。

(0)

次韵书怀

世味真嚼蜡,閒趣觉隽永。

闭门读旧书,拓牖豁微囧。

窥道忘一斑,反身得三省。

佳人不可招,妙处谁与领。

未刖聊晨门,已献那泣郢。

向来真左计,只合事幽屏。

感君汪洋陂,洗我荣辱境。

逢原得新功,馀润及古井。

笔端有辘轳,句法见驰骋。

梅花动乡思,霜风吹鬓影。

言归日在念,未策心已警。

咫尺看白云,祇隔冯公岭。

(0)

赠万上座

过了铁围山,复生金莲台。

与问万上座,一笑愁容开。

(0)

题梅坞图

我曾到梅坞,正自画不如。

是处有风月,君无怀故居。

(0)

赠尹童子梦龙

长沙尹氏子,四岁诵万言。

青松一寸长,岁晚当摩天。

终为栋梁用,莫作桷与椽。

斫根刳其明,本瘁末亦颠。

持此劝乃翁,闭门养真源。

(0)

朱陵洞

黑云起我趾,白雨过山脚。

却立朱陵洞,一望紫虚阁。

神丹吾已必,仙臂真可握。

试向静处听,空濛有笙鹤。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