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信宿五湖中,鼓枻长歌西复东。
见底清流鱼惚恍,露根奇石草蒙茸。
秋声木叶山山月,夜色芦花岸岸风。
任我浪游浑不禁,谁言天地有樊笼。
扁舟信宿五湖中,鼓枻长歌西复东。
见底清流鱼惚恍,露根奇石草蒙茸。
秋声木叶山山月,夜色芦花岸岸风。
任我浪游浑不禁,谁言天地有樊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泛舟于五湖之中,随波逐流,自由自在的情景。首句“扁舟信宿五湖中”,以“扁舟”象征诗人内心的轻盈与自由,而“信宿”则暗示了诗人在此地停留的时间之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沉浸与喜爱。
“鼓枻长歌西复东”,诗人挥动船桨,悠然自得地在湖面上行进,歌声随着波浪飘荡,东西回响,展现了他内心的愉悦与洒脱。接下来,“见底清流鱼惚恍,露根奇石草蒙茸”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水清澈见底,鱼儿隐约可见,奇石裸露,野草茂盛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秋声木叶山山月,夜色芦花岸岸风”则是对季节变换的描绘,秋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月光洒满山间,夜晚的芦花随风摇曳,展现出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最后,“任我浪游浑不禁,谁言天地有樊笼”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对束缚人类自由的“樊笼”发出了质疑,体现了对个人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雨微微,烟霏霏,小庭半拆红蔷薇。
钿筝斜倚画屏曲,零落几行金雁飞。
萧关梦断无寻处,万叠春波起南浦。
凌乱杨花扑绣帘,晚窗时有流莺语。
湘潭春水满,岸远草青青。
有客钓烟月,无人论醉醒。
门前蛟蜃气,蓑上蕙兰馨。
曾受蒙庄子,逍遥一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