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朱陵洞》
《朱陵洞》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古风

黑云起我趾,白雨过山脚。

却立朱陵洞,一望紫虚阁。

神丹吾已必,仙臂真可握。

试向静处听,空濛有笙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孝祥在朱陵洞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道教哲学的韵味。

首句“黑云起我趾”,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乌云密布的景象,仿佛从脚下升起,营造出一种压抑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白雨过山脚”一句,通过对比,将乌云与白雨相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莫测。

“却立朱陵洞,一望紫虚阁”两句,诗人站在朱陵洞中,远眺紫虚阁,表达了他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这里的“朱陵洞”和“紫虚阁”都是道教中的圣地,象征着精神的归宿和理想的境界。

“神丹吾已必,仙臂真可握”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成仙得道的坚定信念,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渴望。这里的“神丹”指的是道教中用于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仙臂”则是指能够触碰到神仙之手的神奇能力。

最后,“试向静处听,空濛有笙鹤”两句,诗人邀请读者一同静心聆听,想象在一片空灵的环境中,仿佛能听到悠扬的笙声和鹤唳,进一步渲染了仙境般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和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超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江城子

旧家池馆怕重经。雨初晴。柳初青。

畅好韶光、没个咏花人。

把酒酹花花不语,知也未,此时情。

双堤压水小桥横。画船停。画栏凭。

诉与新愁、莺燕也销魂。

欲倩东风吹梦去,应不隔,短长亭。

(0)

临江仙

回首凤山门外路,夕阳无限云山。

黯然行矣几时还。别离从此始,咫尺欲归难。

依约高堂同话别,梦回清泪阑干。

耳边犹似劝加餐。暗灯风舵响,欹枕水窗寒。

(0)

金缕曲.检得亡姊遗诗,悲成此调

偶把遗编读。觉凄清、风生满纸,哀音裂竹。

貌比左芬年更少,况又才逾徐淑。

肯久恋、红尘千斛。

试问埋香何处好,料青山、也有修来福。

泉路下,鬼应哭。朝朝暮暮相追逐。

怎而今、云消雨散,形孤影独。

后会自然来世有,谁道他生未卜。

可邀我、同登仙箓。

昨夜分明惊入梦,羡容颜、依旧温如玉。

便携手,述心曲。

(0)

祝英台近.重过余氏园

菊英残,梅雾醒,花落已成泪。

雪意云情,多少别来味。

销魂何处帘钩,谁家池馆,可记得、酒边人醉。

添憔悴。空忆梦影如尘,何堪再相对。

回首天涯,话别正春水。

殷勤说与东风,递将燕子,休再问、主人归未。

(0)

减字木兰花

添香又懒。人别小桃妆阁掩。何处寻春。

一半东风一半尘。晓莺无语。烟重柳棉飞不起。

莫问伊人。细雨梨花小病成。

(0)

忆秦娥.题湘清女士观花小照

帘波蹙。画堂有个人如玉。人如玉。

临风翠袖,云鬟新沐。妆成约婢开金屋。

日长爱立花阴曲。花阴曲。一双凤子,翩翩飞逐。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