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袅袅东风急。陌上桥头吹不息。
渲得短丝成碧。看嬉春黄鹂恰恰。怜娇色。
晓日红楼辟。似有个、盈盈立。敛修蛾、且罢流黄织。
灞岸条垂,玉关梦杳,袖向晴光暗湿。
阳春三月。袅袅东风急。陌上桥头吹不息。
渲得短丝成碧。看嬉春黄鹂恰恰。怜娇色。
晓日红楼辟。似有个、盈盈立。敛修蛾、且罢流黄织。
灞岸条垂,玉关梦杳,袖向晴光暗湿。
这首清代词作《淡黄柳·新柳》由王士禄所作,描绘了阳春三月的动人景象。开篇"阳春三月,袅袅东风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春风轻拂、生机盎然的画面,东风的急促似乎催促着新柳的生长。"陌上桥头吹不息,渲得短丝成碧",进一步描绘了柳树在风中摇曳,新叶嫩绿如丝,仿佛被东风染碧。
接下来,词人将视线转向活泼的黄鹂鸟,"看嬉春黄鹂恰恰",生动地刻画了鸟儿在柳树间欢快鸣叫的场景,为春日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怜娇色"表达了词人对新柳娇嫩色泽的喜爱,"晓日红楼辟"则描绘了晨曦中红楼与新柳相映的美景,更显春意盎然。
"似有个、盈盈立",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仿佛含羞带怯的佳人。"敛修蛾、且罢流黄织",通过比喻,暗示女子暂且放下手中的纺织活计,来欣赏这春日美景。最后,词人借"灞岸条垂,玉关梦杳"表达对远方的思念,以及"袖向晴光暗湿"的情感流露,寓情于景,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淡淡的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新柳、黄鹂和红楼,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
雪带边寒,渺愁予、雪中谁抱奇节。
逊在扬州,逋老孤山,芳信顿成消歇。
江南茅屋今安在,疏影瘦、祗堪叹息。
归来未,沙头立尽,暮天云碧。自笑梁园赋客。
倚旧日鞍鞯,春风巾帻。
问讯横枝,暖热新花,无处访寻诗阁。
几年不见冰霜面,知谁共、批风支月。
归来也,鸥盟不妨再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