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蝻冢》
《蝻冢》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七月月生魄,蝻出溱洧傍。

始焉学跃跳,倏忽羽翅长。

所过赭郊坰,矧复遗稻粱。

坐令饫饱腹,立化饥馁肠。

督民殄斯类,晨夕纷遑遑。

隳突践垄亩,炬火明山冈。

燎焚弱质烬,扑击微骸僵。

卒夫载朽胔,络绎持筥筐。

穿穴掩腥秽,作冢官道傍。

罪浮彼破镜,虽死安能偿。

蝮蛇实摇毒,已疾传医方。

蜜蜂诚小物,亦解奉其王。

畜蚕必吐缕,世赖充衣裳。

畏蚊恐噆体,帱幕席与床。

青蝇奚足憎,赤虿应可防。

编竹蚁知报,勤诵萤聚光。

致雨蜥蜴验,起痹全蝎良。

原性殊善恶,稼穑咸无伤。

惟兹口吻酷,黍稷争先戕。

乾坤百虫夥,去尔庸何妨。

吾将告宰造,投畀魑魅乡。

从今乐耕凿,岁岁歌丰穰。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蝻冢》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描述蝗虫的生命周期和对农作物的危害,表达了对过度捕杀和防治不当的反思。诗中以七月的蝗卵孵化为引,形象地展现了蝗虫从幼虫到成虫的成长过程,它们破坏庄稼,导致百姓饥饿。诗人批评了那些驱赶蝗虫的人,指出他们的行为不仅无效,反而可能加剧问题,如焚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接着,诗人倡导顺应自然,昆虫如蜜蜂、蚕等也有其生存价值,且能为人类提供衣物或防治疾病。然而,唯有蝗虫因为危害农作物而受到指责,诗人认为应当区别对待,不应一概而论。他提出将蝗虫送入“魑魅乡”,寓意让自然去平衡,人类应尊重生态,以达到农业丰收。

整首诗寓言深刻,借虫事说人事,警示人们在治理自然时要谨慎,尊重生物多样性,体现了明朝士人对于环保和生态平衡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念奴娇.今美人足

踏花行遍,任匆匆、不愁香径苔滑。

六寸圆肤天然秀,稳称身材玉立。

袜不生尘,版还参玉,二妙兼香洁。

平头软绣,凤翘无此宁贴。

花外来上鞦韆,那须推送,曳起湘裙摺。

试昉鞋杯传绮席,小户料应愁绝。

弟一销魂,温存鸳被底,柔如无骨。

同偕谶好,向郎乞借吟舄。

(0)

苑里年节竹枝词·其六

广设盂兰好道场,慈和宫里闹跄跄。

阇黎化食浑閒事,大众皈依拜鬼王。

(0)

瑶华

又逢令节。春到今年,渐上林花发。

江南江北垂杨远,想东皇笑靥。

樽前新感,怕转眼、繁花都歇。

几番绿转黄回,误了西园蜂蝶。

自怜幽独无言,怅客里、光阴流淌,玉箫愁绝。

飘裙路渺,正此际、千里万山初别。

碧云暮冷,奈闲却、珠楼明月。

叹飞琼、误入人间,往事从头休说。

(0)

岁暮书怀·其二

明月清风不值钱,客中消受亦神仙。

俗尘扑面祛千斛,老屋打头寄一椽。

自有啸歌惊户外,漫愁车马冷门前。

悠悠世事无凭准,屈子何须更问天。

(0)

潜园探梅

行尽长桥与短桥,名园览胜值花朝。

逋仙去后寒香在,多少春光慰寂寥。

(0)

兰阳杂咏八首

想像三峰天外峣,现从岛国指三貂。

猿梯直上云千仞,鸟道惟通路一条。

望若茫茫西海隔,开兰步步北关遥。

内山樵径来茶客,说距新庄只两朝。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