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信陵君·其二》
《信陵君·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函关西逐虎狼惊,反间频教事不成。

六国安危公子在,三年荒宴大梁倾。

难忘晋鄙犹多客,末斩蒙骜更进兵。

合从自能存社稷,不须贤佐得阿衡。

(0)
鉴赏

这首诗《信陵君(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历史人物信陵君的故事,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对英雄命运的感慨。

首联“函关西逐虎狼惊,反间频教事不成”,开篇即以“函关”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信陵君西行时面对强敌的紧张局势,以及反间计屡次未能奏效的情景,暗示了信陵君面临的艰难挑战和复杂形势。

颔联“六国安危公子在,三年荒宴大梁倾”,进一步揭示了信陵君在六国之间的微妙地位及其对国家安危的影响。三年的荒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局势的动荡,大梁的倾覆则预示着国家的衰败,凸显了信陵君在历史转折点上的角色与责任。

颈联“难忘晋鄙犹多客,末斩蒙骜更进兵”,通过晋鄙与蒙骜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对信陵君智谋与决断的赞赏。晋鄙虽多宾客,却未见其功;而信陵君果断斩杀蒙骜,展现了其果敢行动力。这一联也暗含了对信陵君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做出正确决策的思考。

尾联“合从自能存社稷,不须贤佐得阿衡”,总结了信陵君在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这里的“合从”指的是联合策略,“社稷”代表国家与民众,“阿衡”则是古代官职名,比喻掌握国家大权。这一联强调了信陵君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行动,能够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无需借助外力或贤佐就能达到目的,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信陵君历史故事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英雄气概和智慧,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所扮演角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命运与个人责任之间关系的探讨。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题山光亭

晚春天气绿园林,小上危亭酒未深。

紫燕归来知倦翼,黄鹂飞去有清音。

水烟望望山明灭,风雨时时景晦阴。

莫问痴儿了官事,尊前容我短长吟。

(0)

新辟小室自适

扫除闲室置书琴,偃仰之间万古心。

饭了欠伸因小憩,睡馀消散得孤斟。

辉辉白日回初暑,拂拂清风动晚阴。

门巷喜无车马至,傍檐时自听鸣禽。

(0)

上乘寺

禾黍登场秋已深,暮天寒日起层阴。

不论世路有夷险,但觉此心无古今。

黄帽青鞋聊自适,高山流水付知音。

解鞍野寺黄昏后,犬吠疏篱鸦满林。

(0)

喜雨呈三衢苏大使君·其一

震雷飞电起云霓,想见铃斋闵雨时。

十里颂声传道路,万家和气舞童儿。

眷隆芝检闻归诏,恩浃棠阴有去思。

行客为公停桂棹,坐看丰稔喜成诗。

(0)

九日·其二

酒不沾唇菊又华,荒苔何处落乌纱。

微官汩没其谁问,多病尪羸只自嗟。

山绕层城明落木,江连孤屿涨平沙。

空馀能赋登高意,一笑西窗日未斜。

(0)

送郑盱眙

羊陆规模远,龚黄政事多。

剖符欣委寄,视篆欲如何。

秋入江湖道,寒生淮泗波。

提封新保障,对境旧山河。

吏蠹应铨择,民穷藉抚摩。

蕃宣归俎豆,盟好戢干戈。

才大知谁识,诗成想自哦。

风云尝负剑,雨露忆鸣珂。

缓带从簪履,凝香接绮罗。

雅怀今郑谷,壮略古廉颇。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