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雷飞电起云霓,想见铃斋闵雨时。
十里颂声传道路,万家和气舞童儿。
眷隆芝检闻归诏,恩浃棠阴有去思。
行客为公停桂棹,坐看丰稔喜成诗。
震雷飞电起云霓,想见铃斋闵雨时。
十里颂声传道路,万家和气舞童儿。
眷隆芝检闻归诏,恩浃棠阴有去思。
行客为公停桂棹,坐看丰稔喜成诗。
这首诗描绘了喜雨之景,表达了对地方官苏大使君的赞美与感激之情。首句“震雷飞电起云霓”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雷电交加、乌云密布的景象,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接着,“想见铃斋闵雨时”一句,通过想象铃斋(官署)中官员忧虑干旱的情景,展现了对雨水的渴望与期盼。
“十里颂声传道路,万家和气舞童儿”两句,描绘了雨水带来的喜悦氛围,人们欢声笑语,儿童在雨中嬉戏,整个地区洋溢着和谐与欢乐。这种景象不仅体现在自然界的复苏上,也反映了社会的安定与人民生活的富足。
“眷隆芝检闻归诏,恩浃棠阴有去思”则进一步赞扬了苏大使君的政绩与仁德。芝检,古代指诏书,这里暗示苏大使君受到朝廷的重视与嘉奖;棠阴,出自《后汉书·杨震传》,比喻官吏的政绩惠及百姓,此处借指苏大使君的德政深得民心。
最后,“行客为公停桂棹,坐看丰稔喜成诗”表达了诗人对苏大使君的敬仰之情。行客(过路之人)因被其政绩所感动,特意停下船只,静坐欣赏丰收的景象,并以此诗表达内心的喜悦与赞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赞颂,展现了喜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对地方官吏政绩的高度评价。
吾宗东吴秀,奕叶多俊良。
矫矫龙川翁,早脱名利场。
归来自洪都,十年鬓犹苍。
以彼文字游,放此云水乡。
春风介眉寿,珠玉间笙簧。
蔼蔼亭林云,幽幽玉山堂。
上下千载馀,声华蔚相望。
何当驾扁舟,共泛川上光。
手携蟠桃枝,酌彼昆崙觞。
再歌行苇篇,和以伐木章。
佳期自今始,矫首希青阳。
昨夜西堂春梦好,已向池边觅芳草。
雪花日暮忽满城,无乃天欲留君行。
惊飞乱舞不自制,黄雪冥冥直侵地。
公子城东醉未归,将军塞上愁无寐。
此时念君当别离,官河千里冰未澌。
仆夫宵装待明发,车轮凌兢马蹄滑。
旗亭呼酒强劝君,明朝望君越与秦。
丈夫结束自有地,征途药饵宜相亲。
玉河东堤旧行路,冒雪送君从此去。
无限幽怀不易论,回首西垣万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