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觅班竹作床》
《觅班竹作床》全文
宋 / 徐照   形式: 古风

翠节老苔湿,湘妃泪遗踪。

莫顾鬼物护,斤斧诛箨龙。

不数汉水边,弃贼如草蓬。

杀青色玳瑁,六尺光照空。

俾我卧读书,魂梦来槐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ānzhúzuòchuáng
sòng / zhào

cuìjiélǎotái湿shīxiāngfēilèizōng

guǐ
jīnzhūtuòlóng

shùhànshuǐbiānzéicǎopéng

shāqīngdàimàoliùchǐguāngzhàokōng

shūhúnmèngláihuáigōng

翻译
翠绿的竹节上覆盖着湿漉漉的老苔,仿佛湘妃的眼泪留下的痕迹。
不要理会那些鬼神般的守护,人们砍伐竹子,就像诛杀竹龙一样。
这竹子不在汉水之畔生长,被遗弃如同野草一般。
竹皮被剥下,呈现出青色,像玳瑁般光泽,六尺长的竹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让我可以躺着阅读,竹简上的文字仿佛引导我进入梦境中的槐宫。
注释
翠节:翠绿的竹节。
湘妃泪:传说中湘妃的眼泪,象征哀愁或珍贵。
鬼物:这里可能指神话中的守护者或幻象。
箨龙:竹笋的别称,这里代指竹子。
汉水边:地理位置,可能暗示历史背景。
弃贼:被遗弃的竹子,也可能暗指被遗忘的事物。
杀青:古时制作竹简的过程,此处指剥去竹皮。
六尺:古代竹简的标准长度。
槐宫:可能指代书房或者想象中的仙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照所作的《觅班竹作床》。诗中描绘了一幅寻找优质竹材制作书床的画面。"翠节老苔湿",形象地写出竹子年岁已久,表面覆盖着青苔,显得古老而沉静。"湘妃泪遗踪"引用了湘妃竹的典故,暗示这根竹子可能有着不凡来历,如同湘妃的泪水凝聚其上。

接下来的"莫顾鬼物护,斤斧诛箨龙",表达了诗人不顾一切要砍下竹子的决心,"箨龙"即竹笋,这里代指竹子。诗人强调即使有神秘力量守护,也要通过人力去除,显示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不数汉水边,弃贼如草蓬",将竹子比作被遗弃的敌人,表达对竹子的不屑和对制作书床的坚定。"杀青色玳瑁,六尺光照空",形容竹材经过加工后,色泽如玳瑁般美丽,且能发出明亮的光芒,象征着知识的光芒。

最后两句"俾我卧读书,魂梦来槐宫",诗人期待通过这张竹床,陪伴自己日夜阅读,甚至在梦中也能感受到书卷世界的美好,仿佛置身于知识的殿堂——槐宫。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寻竹、制床的过程,寓含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徐照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其七

迟日何缘似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枪。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只是香。

(0)

十二月二十七日大雪中过吉水小盘渡西归三首·其一

风卷寒江浪湿天,斜吹乱雪忽平船。

碧琉璃上琼花里,独载诗人孟浩然。

(0)

借韵呈宽堂

坦然宽德是居身,又有疲氓要拊循。

镜净不过方寸地,海涵何止百千人。

呻吟望赐多沟壑,晚闪为霖几怪神。

膏泽未能周海宇,祝公先静一州尘。

(0)

送汤仲能国正以直言去国

朔风剪木末,硕果悬孤危。

邈矣冥飞鸿,异哉闻鸣鸱。

暮云结愁阴,送君江之湄。

去者挽莫留,留者良自悲。

何当谢尘鞅,鼓枻相追随。

(0)

□韵呈徐□勘□□□

规广前贤迹,相期幸有君。

搜奇辱佳句,纪实待高文。

古木风长悄,阴崖日易曛。

何时陪胜赏,举手上霄云。

(0)

江神子/江城子.劝酒

露荷香泛小池台。水云堆。好风催。

宝扇胡床,无事且徘徊。

帘外海榴裙一色,判共釂、两三杯。

此怀能得几番开。玉山颓。不须推。

回首慈恩,前梦老堪咳。

好是上林多少树,应早晚、待公来。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