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中遇卢先生》
《道中遇卢先生》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先生独无虑,作客竟忘归。

谩把诗书阅,宁知世事非。

秋风吹落雁,江树隐斜晖。

少立桥边路,相思恨久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卢先生偶遇于旅途中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首句“先生独无虑,作客竟忘归”以一种轻松闲适的口吻,描绘了卢先生独自旅行,似乎没有过多忧虑,享受着旅途的自由与自在。接着,“作客竟忘归”则暗示了卢先生可能在旅途中遇到了值得停留的人或事,暂时忘记了归家的念头。

“谩把诗书阅,宁知世事非”两句,诗人通过旁观者的视角,表达了对卢先生行为的思考。卢先生在旅途中阅读诗书,看似沉浸在个人的世界里,却不知外界世事已变。这里既有对卢先生专注读书的赞美,也暗含了对世事变迁不易察觉的感慨。

“秋风吹落雁,江树隐斜晖”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秋风起,大雁南飞,江边的树木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给人以深沉的思考。

“少立桥边路,相思恨久违”则是诗人直接抒发了对卢先生的思念之情。诗人站在桥边的路上,心中充满了对卢先生的思念,遗憾于两人久别重逢的机会如此难得。这句诗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巧妙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感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卢先生旅途中的生活片段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以及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语言流畅自然,富有画面感和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和渔父词·其十二

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

尊有酒,坐无毡,抛下渔竿踏水眠。

(0)

鸂鶒

栖息应难近小池,性灵閒雅众禽希。

蒲洲日暖依花立,渔浦烟深贴浪飞。

遗羽参差沾水沫,馀踪稠迭印苔衣。

晚来林径微风起,何处相呼著对归。

(0)

落韵诗·其二

炎蒸不可度,执尔生凉风。

在物诚非器,于人还有功。

殷勤九夏内,寂寞三秋中。

想君应有语,弃我如秋扇。

(0)

送轩辕先生归罗浮山

玉房花洞接三清,谩指罗浮是去程。

龙马便携筇竹杖,山童常使茯苓精。

曾教庄子抛卑吏,却唤轩皇作老兄。

再见先生又何日,只应频梦紫金城。

(0)

咏滟滪堆

滟滪崔嵬百万秋,年年出没几时休。

未容寸土生纤草,能向当江覆巨舟。

无事便腾千尺浪,与人长作一堆愁。

都缘不似蟠溪石,难使渔翁下钓钩。

(0)

下狱有作

按则增科不自由,未曾举笔泪先流。

高田沙瘦常忧旱,沿海涂咸少有秋。

要使茧丝殚地力,愿将骨肉伴枷头。

一时种了黄连种,万代令人苦不休。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