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靖登庸久,朝廷政教隆。
相门无或议,子舍有如公。
恩泽非徼幸,官荣悉治功。
至今清论在,常满缙绅中。
文靖登庸久,朝廷政教隆。
相门无或议,子舍有如公。
恩泽非徼幸,官荣悉治功。
至今清论在,常满缙绅中。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同的作品,属于古典五言绝句。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吕惠穆这个人物的高度评价和怀念。
"文靖登庸久,朝廷政教隆"两句表明吕惠穆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其治理之功深远且有序,使得国家的政治教育得到加强和推广。这里的"文靖"通常指的是文官中的清正廉洁之人,而"登庸久"则表示其长期执掌国政。
"相门无或议,子舍有如公"两句进一步描绘吕惠穆在朝中地位的重要性和尊崇。"相门"指的是宰相之家,即最高行政官员的府第,"无或议"意味着他的家门不仅清白,而且得到朝野上下的公认。而"子舍有如公"则是说吕惠穆在治国安邦方面的才能和德行,就像他家庭中其他杰出的成员一样,是难以比拟的典范。
"恩泽非徼幸,官荣悉治功"两句强调了吕惠穆所获得的恩泽与荣耀,并非偶然之幸,而是完全基于他的真才实学和为朝廷所作的实际贡献。"恩泽非徼幸"表明其所得非偶然的好运,而是源自于深厚的德行和功绩;而"官荣悉治功"则指出他在位上的荣耀全凭其治理之功。
最后两句"至今清论在,常满缙绅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吕惠穆所留下的清白名声的赞扬和怀念。这不仅说明了他的德政影响深远,而且还透露着诗人对其品格的高度评价。"至今"意味着直到现在,"清论在"指的是他的清誉依旧存在,而"常满缙绅中"则是说这样的美好名声总是在人们心中回响。
整首诗通过对吕惠穆的赞颂,展现了作者对于品德高尚、功绩卓著之人的敬仰和怀念。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