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午日江饮观竞渡三首·其一》
《午日江饮观竞渡三首·其一》全文
明 / 王天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蚤入樊笼误自囚,云泉今遂五宜休。

况逢蒲节潇湘景,且伴渔郎鼓枻游。

(0)
鉴赏

此诗《午日江饮观竞渡三首(其一)》由明代诗人王天性所作,描绘了端午时节在江边观看龙舟竞渡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与自然风光的融合。

首句“蚤入樊笼误自囚”,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早年被世俗束缚,如同囚禁于樊笼之中,无法自由自在地生活。这里的“蚤”通“早”,暗含着对过去岁月的反思与遗憾。

次句“云泉今遂五宜休”,转而抒发了诗人如今得以摆脱束缚,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仿佛回到了山水之间,享受着自然的恩赐。“云泉”象征着清幽的山林与潺潺的流水,是诗人理想中的避世之所,“五宜休”则可能是指在这样的环境中,身心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与放松。

第三句“况逢蒲节潇湘景”,进一步点明了时间背景——端午节,同时提到了潇湘之地的景色。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与龙舟竞渡、吃粽子等活动紧密相关。潇湘之地,即湖南一带,以其秀美的山水著称,此处描绘出一幅端午佳节中,人们在美丽山水间欢庆的生动画面。

最后一句“且伴渔郎鼓枻游”,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与当地的渔民一同划船游玩的愿望。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流露出一种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通过与渔夫共游,诗人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自然和谐共处,远离尘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束缚到自由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在端午节这样一个充满民俗风情的日子里,诗人借观龙舟竞渡,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渴望,以及对当下美好生活的珍惜。

作者介绍

王天性
朝代:明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猜你喜欢

胡穆秀才遗古铜器,似鼎而小,上有两柱,可以覆而不蹶,以为鼎则不足,疑其饮器也,胡有诗,答之

只耳兽齧环,长唇鹅擘喙。

三趾下锐春蒲短,两柱高张秋菌细。

君看翻覆俯仰间,覆成三角翻两髻。

古书虽满腹,苟有用我亦随世。

嗟君一见呼作鼎,才注升合已漂逝。

不如学鸱夷,尽日盛酒真良计。

(0)

和沈立之留别二首·其一

而今父老千行泪,一似当时去越时。

不用镌碑颂遗爱,丈人清德畏人知。

(0)

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官舍书·其一

才贤世有几,廊庙忍轻遗。

公在不早用,人今方见思。

故山松郁郁,旧史印累累。

惟有同乡老,闻名尚涕洟。

(0)

题栾城第三集

百金贸一书,我心胡不喜。

自朝至日暝,耽玩无穷已。

复惭文未老,年既三十四。

更后四十年,未必办兹事。

(0)

端午日宫宴二首·其二

香萱夹和宜男草,高下山栀安石榴。

一样薰风分五色,蜀葵林畔按凉州。

(0)

孔明庙

未了功名便阖棺,荒祠零落汉衣冠。

知心惟有庭前柏,能与先生共岁寒。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