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官舍书·其一》
《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官舍书·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才贤世有几,廊庙忍轻遗。

公在不早用,人今方见思。

故山松郁郁,旧史印累累。

惟有同乡老,闻名尚涕洟。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写于宋神宗绍圣元年(1098年)的十二月。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哀悼之情和怀念。

“才贤世有几”一句,直接提出问题,询问世间有才华与德行兼备的人究竟有多少,这里的“几”字用得非常含蓄,既指数量的稀少,也表达了一种哀叹之情。紧接着,“廊庙忍轻遗”,则是说这些人才不被及时发现和重用,就像古代圣贤们的雕像被安置在庙堂中,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尊崇一样。

“公在不早用,人今方见思”两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忽视。即使是有才能的人物,在生前往往得不到适当的任用和认可,只是在他们去世后,人们才开始怀念并思念。

“故山松郁郁,旧史印累累”描述了一种景象,古老的山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松树,而旧时的历史书籍上也留下了深刻的记载。这里,“故山”和“旧史”都带有怀旧的情感,通过自然景物和历史文献来强化对过往的回忆。

最后两句“惟有同乡老,闻名尚涕洟”,表达的是诗人与故去之人的共同根源,以及听到其名字时仍然不禁泪流。这里,“同乡老”是指与亡友同乡的长者,他们虽然年迈,但对于已逝者的名字依旧能唤起深深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才贤之人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被埋没、对过往美好时光的不舍,以及对朋友离世的哀悼。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了一种时代的无奈和对人才处理不公的批评。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霓裳词十首·其九

朝元阁上山风起,夜听霓裳玉露寒。

宫女月中更替立,黄金梯滑并行难。

(0)

酬赵侍御

年少同为邺下游,闲寻野寺醉登楼。

别来衣马从胜旧,争向边尘满白头。

(0)

望海亭联

贪看白鸟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暮湖。

(0)

奉诏赋剑州途中鸷兽

剑牙钉舌血毛腥,窥算劳心岂暂停。

不与大朝除患难,惟馀当路食生灵。

从将户口资嚵口,未委三丁税几丁。

今日帝王亲出狩,白云岩下好藏形。

(0)

宿安国简公院

雨后清凉境,因还欲不回。

井甘桐有露,竹迸地多苔。

幡映宫墙动,香从御苑来。

青龙旧经疏,寥落有谁开。

(0)

送僧

四海无拘系,行心兴自浓。

百年三事衲,万里一枝筇。

夜减当晴影,春消过雪踪。

白云深处去,知宿在何峰。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