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答王源叔忆百花洲见寄》
《依韵答王源叔忆百花洲见寄》全文
宋 / 范仲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芳洲名冠古南都,最惜尘埃一点无。

楼阁春深来海燕,池塘人静下仙凫。

花情柳意凭谁问,月彩波光岂易图。

汉上山公发新咏,许昌何必诧申湖。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wángyuánshūbǎihuāzhōujiàn
sòng / fànzhòngyān

fāngzhōumíngguānnándōuzuìchénāidiǎn

lóuchūnshēnláihǎiyànchítángrénjìngxiàxiān

huāqíngliǔpíngshuíwènyuècǎiguāng

hànshàngshāngōngxīnyǒngchāngchàshēn

注释
芳洲:形容优美的水边之地。
冠:位居首位,最。
南都:古代南京的别称。
尘埃:灰尘。
楼阁:高大的建筑物。
海燕:春天的海鸟。
仙凫:神话中的仙鸭。
花情柳意:形容花开花落、柳条摇曳的景象。
凭谁问:有谁知道。
月彩波光:月色与水面的波光。
汉上山公:泛指有才华的文人。
发新咏:发表新的诗作。
诧申湖:惊叹于申湖的美。
翻译
芳洲在古代南京城中最为出名,最珍视的是连一丝尘埃也没有的洁净。
春天深处,海燕飞入楼阁,寂静的人们欣赏着池塘中的仙鸭游动。
花开花落的情感,柳树摇曳的情态,又有谁能理解呢?月色与波光的美景难以描绘。
像汉上山公那样才华横溢的人发表新的诗篇,何必还要在申湖那里惊叹不已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依韵答王源叔忆百花洲见寄》。诗中,诗人以百花洲为背景,展现了其独特的景致和情感。"芳洲名冠古南都"一句,表达了百花洲在古代都城中的名声显赫,而"最惜尘埃一点无"则强调了对洁净环境的珍视。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楼阁春深来海燕,池塘人静下仙凫",展现出春天百花洲的宁静与生机,海燕和仙凫的出现增添了诗意。

"花情柳意凭谁问,月彩波光岂易图"这两句,诗人借花柳之情和月色波光,寓言般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言表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王源叔的思念。最后,诗人以"汉上山公发新咏,许昌何必诧申湖"收尾,暗含自己也有新的创作灵感,暗示王源叔不必惊讶于百花洲的魅力,因为这里同样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热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百花洲的景色,又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体现了范仲淹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朝代:宋   字:希文   生辰:989-1052年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猜你喜欢

题赵子固水墨双钩水仙卷

冰薄沙昏短草枯,采香人远隔湘湖。

谁留夜月群仙佩,绝胜《秋风九畹图》。

白粲铜盘倾沆瀣,清明宝玦破珊瑚。

却怜不得同兰蕙,一识清醒楚大夫。

(0)

续梦

一梦续一梦,梦短寒夜长。

颠倒无首尾,哀乐迷存亡。

枕上忽自笑,历历见未尝。

至人本无梦,有梦其何伤。

鱼旐农夫喜,熊罴男子祥。

吾年过不惑,梦觉久已忘。

未来尚暧昧,既往恐思量。

不知邯郸道,几番熟黄粱。

(0)

五更·其五

杭城打六更,市楼已攒点。

流年莫催人,老色将冉冉。

(0)

道场山

山行龟背路羊肠,伏虎禅师古道场。

老木阴中安御座,白云堆里抚僧床。

勺泉清澈涵秋味,尖塔孤撑界夕阳。

笑月亭空人影散,松风和雨动天簧。

(0)

晦日携幼湖上

葛岭苏堤昼寂然,东风吹我过湖船。

江山信美无人会,儿女情多只自怜。

柳色染匀春淡荡,杨花落尽日暄妍。

麦秋天气浑如此,却笑征衫未脱绵。

(0)

寄子野

西窗隐几读南华,颇悟亡羊与战蜗。

住久不知身是客,归休谁谓女无家。

向阳野竹先抽笋,待雪官梅欲试花。

我爱睡乡真乐地,底须频吃玉川茶。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