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晦日携幼湖上》
《晦日携幼湖上》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葛岭苏堤昼寂然,东风吹我过湖船。

江山信美无人会,儿女情多只自怜。

柳色染匀春淡荡,杨花落尽日暄妍。

麦秋天气浑如此,却笑征衫未脱绵。

(0)
注释
葛岭:杭州西湖边上的地名。
苏堤:苏东坡修建的堤岸。
昼寂然:白天寂静无声。
东风:春风。
信美:确实美丽。
无人会:无人能领略。
儿女情多:情感丰富。
自怜:自我怜悯。
柳色:柳树的颜色。
春淡荡:春天的清新。
杨花:柳絮。
日暄妍:阳光明媚。
麦秋:初夏时节。
浑如此:完全这样。
征衫:出征时穿的衣服。
脱绵:脱下棉衣。
翻译
葛岭苏堤在白天显得格外宁静,东风轻轻吹送我过湖乘船。
这壮丽的山河虽然美丽,但无人欣赏,只有儿女情长的人自我怜惜。
春天的柳树颜色均匀,如同淡雅的画卷,杨花飘落一空,阳光明媚。
初夏的麦田天气温暖如斯,看着别人已经脱去厚重的棉衣,我却还在穿着征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的春日湖上风光图。开篇“葛岭苏堤昼寂然,东风吹我过湖船”两句,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诗人在安静的午后乘坐小舟,被和煦的东风轻轻地带过湖面,这是一个享受自然之美的瞬间。

接下来的“江山信美无人会,儿女情多只自怜”表达了诗人对周遭景色赞叹不已,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独自欣赏自然之美,无人能理解自己的孤独感慨。这里的“儿女情多”通常指的是生活中的琐事或家庭琐事,诗人虽有许多牵挂,但在这宁静的湖光山色面前,也只能是自我怜悯。

第三句“柳色染匀春淡荡,杨花落尽日暄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在春风中舒展开来,呈现出淡淡的绿意,而杨花则如雪般轻轻飘落,在暖和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温柔美丽。

最后,“麦秋天气浑如此,卻笑征衫未脱绵”则描写了初夏时节的景象。麦子成熟的季节,天气既不冷也不热,恰到好处。但诗人却感到有所期待而未达到的无奈之情,即使穿着行军的服装,也还没有脱下厚重的棉衣,这或许暗示了诗人内心对某种事情的期待和准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时光的独特感受。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送高邑佐伴贡入京用来韵十首·其二

江上大郎连二郎,江干番舶并官航。

远人不用誇奇货,馆伴明珠在锦囊。

(0)

送李陈二子赴中宿·其三

三尺青桐七轸丝,匣中流水有遐思。

鸣琴单父今知己,不用黄金铸子期。

(0)

泽萌和尚归自栖贤主海云席赠此·其三

松老风高万壑涛,养成雏鹤待鸣皋。

直林秋晚悲摇落,咫尺家山入望劳。

(0)

题画·其五莲花

日永朱明见物华,清池红藕正开花。

荷衣恰称骚人服,翠盖亭亭罥紫霞。

(0)

月下闻女道士吹笙·其三

月姊三更下碧城,灵匏一奏八风清。

此声不与缑山别,鹤吹遥应杂凤鸣。

(0)

续西园咏木芙蓉后十五韵·其九

榴火当轩暑气蒸,梅花开日又坚冰。

四时最好凉秋节,几树幽花伴一僧。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