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伏日李伯东参知招同苏汝载朱季美刘道子智上人区启图宴集崧台刻烛分赋得来字》
《伏日李伯东参知招同苏汝载朱季美刘道子智上人区启图宴集崧台刻烛分赋得来字》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崚嶒削玉倚江隈,片片夫容入望开。

酷暑已烦风捲去,新诗犹被雨频催。

一尊閒对千秋客,半曲光浮百尺台。

日暮江深龙睡稳,谁人探得颔珠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在崧台上宴饮聚会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象与宴会活动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崚嶒削玉倚江隈,片片夫容入望开”,以“崚嶒削玉”形容山峰的峻峭,与“夫容”(即夫容山)相呼应,展现出山势的雄伟与自然景观的壮丽。同时,“入望开”三字生动地描绘了视野逐渐开阔的景象,仿佛引领读者一同步入这壮阔的自然画卷之中。

颔联“酷暑已烦风捲去,新诗犹被雨频催”,承上启下,既表达了对炎热夏季的解脱,也预示着自然界的变幻莫测,如风卷云散,又似雨催新诗,暗示了创作灵感的涌现与变化。这里不仅描绘了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与创作状态的变化。

颈联“一尊閒对千秋客,半曲光浮百尺台”,进一步深化了宴会的氛围。通过“一尊”(酒杯)与“千秋客”的对比,营造出宾主尽欢、友谊长存的温馨画面;而“半曲光浮百尺台”则描绘了宴会中灯光闪烁、音乐悠扬的场景,将视觉与听觉的美好融合在一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场盛大的宴会上。

尾联“日暮江深龙睡稳,谁人探得颔珠来”,以“日暮江深”象征宴会即将结束,而“龙睡稳”则暗示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仿佛宴会中的欢声笑语已经融入了自然的宁静之中。最后的疑问句“谁人探得颔珠来”,既是对宴会结束后的思考,也是对美好回忆的追寻,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宴会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回味,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野狐泉

潏潏寒光溅路尘,相传妖物此潜身。

又应改换皮毛后,何处人间作好人。

(0)

金山僧院

根盘蛟蜃路藤萝,四面无尘辍棹过。

得似吾师始惆怅,眼前终日有风波。

(0)

王夷甫

把得闲书坐水滨,读来前事亦酸辛。

莫言麈尾清谭柄,坏却淳风是此人。

(0)

惜春

燕归巢后即离群,吟倚东风恨日曛。

一别一年方见我,游来游去不禁君。

莺花御苑看将尽,丝竹侯家亦少闻。

独坐南楼正惆怅,柳塘花絮更纷纷。

(0)

途中寄友人

秋庭怅望别君初,折柳分襟十载馀。

相见或因中夜梦,寄来多是隔年书。

携樽座外花空老,垂钓江头柳渐疏。

裁得诗凭千里雁,吟来宁不忆吾庐。

(0)

比红儿诗·其二十三

明媚何曾让玉环,破瓜年几百花颜。

若教貌向南朝见,定却梅妆似等闲。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