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夜蚯蚓鸣用韵》
《元夜蚯蚓鸣用韵》全文
明 / 庞尚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千蚓号登夕,纷纷杂管弦。

新雷犹未动,鸣蛰已相先。

呼吸长随月,行藏共戴天。

世情浑莫测,何意受人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之夜,蚯蚓鸣叫的情景,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情感的微妙联系。首句“千蚓号登夕”以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夜晚蚯蚓集体鸣叫的壮观景象,仿佛它们在夜晚的舞台上高声歌唱,与人间的管弦乐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和谐的氛围。

接着,“新雷犹未动,鸣蛰已相先”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蚯蚓的鸣叫与自然界的春雷、春蛰相联系,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也蕴含了对新生与希望的期待。

“呼吸长随月,行藏共戴天”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人类情感的共鸣。诗人将蚯蚓的活动与月亮的周期性变化相联系,表达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节奏和规律。同时,“行藏共戴天”一句,更是将蚯蚓的行为提升到与天地同在的高度,强调了生命存在的普遍性和宇宙的广阔。

最后,“世情浑莫测,何意受人怜”两句,通过对比自然界的规律与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诗人似乎在说,尽管世事难料,但自然之美却能给人带来安慰与怜悯之情,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与功利的同时,不应忽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美丽,也引发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深深敬仰。

作者介绍

庞尚鹏
朝代:明

(?—约1582)广东南海人,字少南。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乐平知县,擢御史,出按河南、浙江等地,搏击豪强,吏民震慑。嘉靖四十四年,在浙江推行一条鞭法,为一条鞭法之始。隆庆元年,迁大理右寺丞。次年,擢右佥都御史,兼领九边屯务。诸御史督盐政者以事权被夺,起而攻之,斥为民。万历四年起故官巡抚福建,拜左副都御史。忤张居正罢归,家居四年卒,谥惠敏。有《百可亭摘稿》。
猜你喜欢

二月二十七日闻故乡寇退

铜驼荆棘换东风,消息南州久不通。

芳草得春烟涨绿,野棠无主雨飘红。

雕戈元帅登坛暇,宝玦王孙哭路穷。

满眼亲朋总悽恻,相逢但索语音同。

(0)

癸巳元日

屠苏酒暖破朝寒,旧写桃符忍再看。

太史未颁周正朔,遗民思睹汉衣冠。

天边星斗孤槎远,雪后江山万木残。

再拜中庭宾旭日,共瞻霁色散云端。

(0)

峡江道中

去乡已百里,避地何时转。

历历墟里殊,稍稍语音变。

妖狐似鬼啼,落日人烟远。

遥睇层峰高,平地是交战。

流水为谁哀,呜咽相迎饯。

(0)

垂杞

花陨西风蜀锦香,珊瑚蜜贯翠丝长。

茂陵秋冷牂牁梦,肯信馀芳落海乡。

(0)

武林感怀四绝句用马易之韵柬佑圣观王景周呈王素岩·其二

风抟万鹤下瑶台,九市无人夜拨灰。

可惜西湖歌舞地,春深触处长蒿莱。

(0)

奉酬陈子善见柬韵并上王良与

独上危楼百尺强,白沙翠竹迥相望。

西江返照连虹影,南镇残山入雁行。

薄暮杖藜诗兴阔,深秋池馆酒尊香。

客边清致凭谁遣,赖有王家玉雪郎。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