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醒鸠岭踰石竹冈憩字岩下田家三章·其三》
《自醒鸠岭踰石竹冈憩字岩下田家三章·其三》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逡巡始下冈,逆风闻人声。

俯见丫角童,溪面骑牛行。

溪上百间屋,见瓦不见棂。

日直方午炊,炊烟夺云青。

因厓构篱落,借树当门屏。

邻汊鸭知避,峭壁犬能升。

考族有仙祖,食农无世情。

邀客竞为主,若喜半还惊。

犁佣佐使役,汲女忙调烹。

劝饱恐不甘,止宿嫌未诚。

置梦疑华胥,熙皞吾难名。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探访鸠岭与石竹冈途中,于字岩下田家小憩时所见的一幅生动乡村生活画卷。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

首句“逡巡始下冈,逆风闻人声”,描绘了作者缓缓下山,逆风而行,远处传来的人声,预示着即将接近有人居住的地方。接着,“俯见丫角童,溪面骑牛行”两句,通过儿童和牛的形象,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

“溪上百间屋,见瓦不见棂”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溪边密集的房屋,虽可见屋顶的瓦片,却难以分辨窗户的轮廓,突出了乡村建筑的密集与特色。随后,“日直方午炊,炊烟夺云青”则通过午后的炊烟,与天空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因厓构篱落,借树当门屏”描绘了乡村人家利用自然环境构建生活空间的情景,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展示了村民的智慧与创造力。“邻汊鸭知避,峭壁犬能升”通过鸭子与狗的行为,进一步表现了乡村生活的自由与秩序。

“考族有仙祖,食农无世情”两句,表达了对乡村家族传统与农耕生活的赞美,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邀客竞为主,若喜半还惊”则描绘了村民热情好客的一面,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主人的热情与惊喜。

最后,“犁佣佐使役,汲女忙调烹”展现了乡村劳作的场景,男耕女织,各司其职。“劝饱恐不甘,止宿嫌未诚”则通过主人对客人饮食与住宿的关心,体现了乡村人情的淳朴与真挚。“置梦疑华胥,熙皞吾难名”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赞美,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心中的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清末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帝城秋望

登临秋向尽,千里见王畿。

过雨山逾翠,经霜菊渐稀。

平原夕霭起,高树宿禽归。

一望关河道,空令咏式微。

(0)

送春

韶光催去太无情,祇为东君去住轻。

虽欲迟留芳草梦,如何禁得杜鹃声。

桐花快落春风老,梅子微酸晚雨晴。

从此嬉游时节少,不须日日报诗成。

(0)

咸平亲郊八首·其六饮福用《禧安》

祀帝圜丘,九州献力。礼行于郊,百神受职。

灵祗格思,享我明德。天鉴孔章,玄祉昭锡。

(0)

寒夜

辘轳梦断金梧井,夜月沉沉风露冷。

起向庭中独自行,伴人惟有梅花影。

(0)

初闻蝉声

楼对高枝失地阴,欻然蝉翼鼓微吟。

暑中休沐闲闲意,天际飞鸣泯泯心。

劳苦可曾知有雪,反归吾已戒闻琴。

繁弦聒耳无从息,更曳残声入夜深。

(0)

寄桐柏山王尊师

犹道中峰浅,重新入翠微。

读书呼鹤听,洗砚待猿归。

近瀑青松湿,朝阳紫朮肥。

逢仙归又晚,行得健如飞。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