狎斗挈天柄,虺性逾权阉。
皇心恶其戾,制之三尺钳。
祅霪苟不止,平陆亦可淹。
松根有灵朮,去且空山潜。
狎斗挈天柄,虺性逾权阉。
皇心恶其戾,制之三尺钳。
祅霪苟不止,平陆亦可淹。
松根有灵朮,去且空山潜。
这首诗《遣兴五章(其四)》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寓言式的叙述,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首句“狎斗挈天柄,虺性逾权阉”以“狎斗”形容争斗的激烈,“挈天柄”则暗示权力的掌控,而“虺性逾权阉”中的“虺”为毒蛇,比喻那些阴险狡诈、危害甚巨的人物,他们的本性甚至超越了权势者的邪恶。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权力斗争的暗黑世界,其中充斥着阴谋与诡计。
接着,“皇心恶其戾,制之三尺钳”转而描述君主对于这些邪恶势力的厌恶与制裁。这里的“三尺钳”象征法律的权威,意味着君主通过法律手段来约束和惩治这些危害社会的恶人。这一句体现了作者对于正义与法律的推崇。
然而,“祅霪苟不止,平陆亦可淹”则揭示了问题的复杂性。即使法律存在,如果邪恶势力的破坏行为持续不断,即使是平地也可能被淹没,暗示了社会秩序的脆弱以及治理的难度。
最后,“松根有灵朮,去且空山潜”以自然界的松树为喻,松树坚韧不拔,象征着希望与坚持。这句话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要像松树一样坚守信念,寻找出路,隐退到心灵的净土中寻求平静与智慧。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的手法,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对人性、道德、法律、自然等多重层面的探讨。
捍环城兮保赤子,归王所兮执弓矢。
虽有妻子兮不如兄弟,嗟全家兮南向而死。
护行殿兮卧旗鼓,统伍符兮莫余侮。
故宫芜兮胡作主,哀将军兮鬓垂素。
气力绝兮委尘土,后来孤童兮不胜测楚。
天阴阴兮春寂寂,曰余兄兮有庙食。
偕友于兮往作配,驾铁驷兮载云旆。
山中人兮望余归,江鼯翔兮花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