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到招提未觉迟,钵单初副袷衣时。
僧房斋院门门闭,梅子枇杷树树垂。
蚁荫经幢求托化,龙缠佛座学慈悲。
长年无事闲来此,坐对空山讽小诗。
重到招提未觉迟,钵单初副袷衣时。
僧房斋院门门闭,梅子枇杷树树垂。
蚁荫经幢求托化,龙缠佛座学慈悲。
长年无事闲来此,坐对空山讽小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文璞的《归憩仁王寺》,描绘了诗人再次来到招提(寺庙)时的感受和所见景象。首句“重到招提未觉迟”表达了诗人对于再次造访寺庙的欣喜,仿佛时光并未流逝,心情并不显得匆忙。第二句“钵单初副袷衣时”暗示季节转换,僧人们开始换上夹衣,准备迎接可能的凉意。
接下来两句“僧房斋院门门闭,梅子枇杷树树垂”,描绘了寺庙的宁静与清幽,僧房紧闭,只有梅子和枇杷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透露出生机与禅意。诗人借景抒情,寓含着对自然与修行的感悟。
“蚁荫经幢求托化,龙缠佛座学慈悲”运用了象征手法,蚂蚁围绕佛像经幢,寓意众生寻求解脱,龙盘绕佛座,象征佛法的庄严与慈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和对慈悲精神的追求。
最后,“长年无事闲来此,坐对空山讽小诗”则流露出诗人长期过着清闲生活,常常来此静心诵读小诗,享受这份远离尘世的宁静与诗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的环境,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宋代理性与禅意交融的诗风。
五粒松花酒,双谿道士家。
唯求缩却地,乡路莫教赊。
江上云气黑,山旱山昨夜雷。
水恶平明飞,雨从嶓冢来。
濛濛随风过,萧飒鸣庭槐。
隔帘湿衣巾,当暑凉幽斋。
麹生住相近,言语阻且乖。
卧疾不见人,午时门始开。
终日看本草,药苗满前阶。
兄弟早有名,甲科皆秀才。
二人事慈母,不弱古老莱。
昨叹携手迟,未尽平生怀。
爱君有佳句,一日吟几回。
关门锁归客,一夜梦还家。
月落河上晓,遥闻秦树鸦。
长安二月归正好,杜陵树边纯是花。
白发轮台使,边功竟不成。
云沙万里地,孤负一书生。
池上风回舫,桥西雨过城。
醉眠乡梦罢,东望羡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