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相对坐,千年亦不足。一个病著床,遥看手不?。
正报到头来,徒费将钱卜。
宝物积如山,死得一棺木。
空手把两拳,口里徒含玉。
永离台上镜,无心开衣眠。
镜里尘满中,剪刀生衣醭。
夫妇相对坐,千年亦不足。一个病著床,遥看手不?。
正报到头来,徒费将钱卜。
宝物积如山,死得一棺木。
空手把两拳,口里徒含玉。
永离台上镜,无心开衣眠。
镜里尘满中,剪刀生衣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诗并序》中的第十一首。王梵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见长,这首诗同样体现了他的风格。
诗中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虚幻,通过一对夫妇的对话,反映了对生命、财富、死亡的思考。诗中提到“夫妇相对坐,千年亦不足”,表达了时间的无限与生命的有限,即使千年也难以满足人的欲望。接着,“一个病著床,遥看手不?”则暗示了健康的重要性,即使在病榻上,人们仍渴望能伸手触及远方的事物,表达出对生命美好事物的向往。
“正报到头来,徒费将钱卜”意味着人生最终的归宿是死亡,而预先的算计和准备往往徒劳无功。“宝物积如山,死得一棺木”则讽刺了人们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死后仅需一棺木即可,突出了生命的短暂和物质的虚无。
“空手把两拳,口里徒含玉”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和地位,在死亡面前都化为乌有。“永离台上镜,无心开衣眠”则是对死亡状态的描述,镜子不再反射,衣物不再被打开,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最后,“镜里尘满中,剪刀生衣醭”以镜面的灰尘和剪刀生锈的细节,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一切都无法逃脱自然规律的安排。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物质的虚无以及死亡的必然性,富有哲理性和警示意义。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