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而又不无惆怅的情怀。起首两句“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表达了对隐逸之士的赞美与怀念,他们或已返回尘世,或隐居深山,不为人知。接下来的“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则是说这些隐逸之士连东山之游也难以实现,更不用说是去采摘野趣了。
诗人接着写道:“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这里的“君门”指的是朝廷或官府,“孰云吾道非”则表达了一种对自己之道是否正确的疑惑。随后,“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描绘出季节更迭和人生变迁,既有对寒冷的抵御,也有对新生的期待。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中,“置酒”是设宴饮酒的场景,而“同心与我违”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凉,即便是在朋友相聚的时刻,心灵深处也感受到了一种无法共鸣的隔阂。
在“行当浮桂棹,未几拊荆扉”中,“浮桂棹”可能指的是乘舟而行,而“荆扉”则是路途中的障碍物。这里诗人表达了旅途中的艰难与曲折。
接下来的“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描绘了一幅行者在夕阳下的孤独景象,其中“远树”和“孤村”增添了一种寂静而又萧瑟的氛围。
最后,“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计谋未被采纳,不应认为是因为懂得自己的人太少。这里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自我安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隐逸之士的怀念,对个人道路选择的迷茫,以及对人生旅途中的孤独感受。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内心深处的不舍,但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自我安慰的情绪,是一首蕴含深意、情感丰富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