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柳枝辞十二首·其四》
《柳枝辞十二首·其四》全文
唐 / 徐铉   形式: 词  词牌: 杨柳枝

夹岸朱栏柳映楼,绿波平幔带花流。

歌声不出长条密,忽地风回见綵舟。

(0)
注释
夹岸:两岸。
朱栏:红色栏杆。
柳:柳树。
映楼:映照着高楼。
绿波:绿色的波浪。
平幔:平铺的幔帐。
带花流:带着花朵飘流。
歌声:歌声。
不出:不传出。
长条密:长长的柳条丛密。
忽地:突然。
风回:风吹回来。
綵舟:彩绘的小船。
翻译
两岸红色栏杆旁,垂柳依依映高楼,
碧绿的水波如同平铺的幔帐,带着花朵缓缓流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图画。"夹岸朱栏柳映楼"中,"夹岸"指两岸相对而立,"朱栏"是红色的栏杆,而"柳"则是随风摇曳的垂柳,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美丽的画面,其中柳树似乎在映照着楼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接着"绿波平幔带花流","绿波"是指江水的波纹,"平幔"则描绘了一种平和、宽广的感觉,而"带花流"则意味着江水中漂浮着花瓣,与波光交织在一起,显得异常柔美。

下一句"歌声不出长条密",诗人通过"歌声不出"传达了一种隐藏的情感或是未曾表露的内心世界,而"长条密"则可能指的是树木成行,枝叶茂密,这里暗示了一个私密而又富有情感的空间。

最后一句"忽地风回见綵舟","忽地"表示突然的变化,"风回"意味着风向改变,而"见綵舟"则是说在这突如其来的风中,诗人看到了绚烂多彩的小船。这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发现,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徐铉

徐铉
朝代:唐   字:鼎臣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生辰:916年—991年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猜你喜欢

春尽日蔷薇花下作

碧树人家往往深,残红一架恨难任。

单衣时节寒仍恋,绝世芳菲梦一寻。

浩渺波流沉素鲤,氤氲朝夕换鸣禽。

不须极目愁烟雨,占断江南是绿阴。

(0)

三月十五日病中悼怀·其一

平时安独处,病里一沾巾。

世乱得无恙,心危思所亲。

饥寒今自爱,饱暖昔由人。

绕膝非无养,殷勤徒苦辛。

(0)

惆怅词八首选六·其五

玉怨珠愁语万千,春香罗荐意绵绵。

郎恩似海深于昔,妾貌如花瘦比前。

乱后怜卿身在客,别来奈我夜为年。

天涯烧烛雕梁寂,燕子双栖窥独眠。

(0)

惆怅词八首选六·其三

分明开到海棠时,南部烟花第一枝。

拾翠春骄红叱泼,烧灯火暖玉参差。

房中初制閒情赋,海内争传薄幸诗。

楼外绿杨风满树,龙媒镇日击西池。

(0)

哭张少轩忠武公·其三

独有孤城在,金陵血战中。

八方催草诏,一旅尚弯弓。

须发秋霜白,关山夜火红。

争传万人敌,画像满江东。

(0)

感秋诗·其一

八月登临惊客心,烽烟万里忽萧森。

南洲草木黄陵晚,西蜀楼台白帝阴。

赌墅何人陪谢傅,誓师未必得陈琳。

荒江欲渡无舟楫,坐看风云入塞深。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