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夫奉职献芳滋。不麛不夭咸以时。
调甘适苦别渑淄。其德不爽受福厘。
于焉逸豫永无期。
膳夫奉职献芳滋。不麛不夭咸以时。
调甘适苦别渑淄。其德不爽受福厘。
于焉逸豫永无期。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沈约所作,属于《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中的第十四首。从词语和意境来看,这是一首颂扬君德、描绘盛世景象的宫廷诗歌。
“膳夫奉职献芳滋”一句,通过膳夫(掌管饮食的人)恭敬地履行其职责并呈上美味佳肴来形象地表达了君主恩泽的丰厚和朝政的安稳。这里的“膳”字,意指饮食之物,是古人对君王供奉祭祀或日常生活所需食品的一种称呼。
“不麛不夭咸以时”一句,表达了国泰民安、四季更迭的景象。这里的“麛”指的是早产或者未成熟的动植物,“夭”则是短命或过早死亡。这两者都不发生,意味着万物得以按时生长,不会因不当时而夭折。
“调甘适苦别渑淄”一句,说明了君主能够根据民情调整政策,使之既不过于严苛,也不过于宽松,恰到好处。这里的“调甘”指的是调和甜美,“适苦”则是使苦难适中的意思,“别渑淄”则强调了这种分寸的重要性。
“其德不爽受福厘”一句,用来赞扬君主品行无瑕,能够因此享受到天赐的幸福。这里的“其德”指的是君主的美好品质,“不爽”即是没有缺陷,“受福厘”则表明因其德行而获得的福祉。
最后,“于焉逸豫永无期”一句,描绘了这样美好的生活状态能够长久持续,不会突然终止。这里的“于焉”指在这样的境遇中,“逸豫”则是悠闲安适的生活,“永无期”表达了这种状态的持久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宫廷饮食、自然生长、政策调和以及君主德行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理想中的太平盛世图景。
庾信何愁,休文何瘦,范叔一见何寒。
梅花酷似,索笑画檐看。
便肯嫣然一笑,疏篱上、玉脸冰颜。
须勤赏,莫教青子,半著树头酸。朱阑。
聊掩映,昆崙顶上,琪树团栾。
命儿曹班坐,草草杯盘。
旋折溪边□朵,琼蕤泛、蕉叶杯宽。
从教□,尊前有客,拍手笑颓山。
乔松天与岁寒节,直从拱把禁霜雪。
如君生小乐真筌,众说咻之莫能夺。
青春闭閤蛾眉怨,永日啖茹庖烟绝。
交朋劝止徒尔为,我亦无言可开说。
老亲坐堂眉不开,姑请聊向人间来。
人间可欲如涕唾,此心久已同寒灰。
太虚浮云漫尘点,明镜过影常往回。
宰官居士等人耳,舍喧取静非兼该。
知君心量已超越,去尽障塞真奇哉。
王城蜗屋欣再睹,烛尽鸦啼夜深语。
云从投足窥吏曹,始知敝屣人争耻。
长兴风物吾所羡,朝拿扁舟晚叩县。
霜刃割鱼慎莫尝,唯有青铜可照面。
我行作吏三十秋,日暮不归鸟飞倦。
临分欲效昔人言,畏子机锋如闪电。
出门挥手即江湖,猛利应无儿女恋。
《送仲嘉弟东归赴湖州长兴尉》【宋·程公许】乔松天与岁寒节,直从拱把禁霜雪。如君生小乐真筌,众说咻之莫能夺。青春闭閤蛾眉怨,永日啖茹庖烟绝。交朋劝止徒尔为,我亦无言可开说。老亲坐堂眉不开,姑请聊向人间来。人间可欲如涕唾,此心久已同寒灰。太虚浮云漫尘点,明镜过影常往回。宰官居士等人耳,舍喧取静非兼该。知君心量已超越,去尽障塞真奇哉。王城蜗屋欣再睹,烛尽鸦啼夜深语。云从投足窥吏曹,始知敝屣人争耻。长兴风物吾所羡,朝拿扁舟晚叩县。霜刃割鱼慎莫尝,唯有青铜可照面。我行作吏三十秋,日暮不归鸟飞倦。临分欲效昔人言,畏子机锋如闪电。出门挥手即江湖,猛利应无儿女恋。
https://shici.929r.com/shici/c6A6XkI.html
客舟溯河西北行,日夜似与河流争。
不知汹汹竟何为,怒意彼此何时平。
但疑天地送秋至,恶雨疾风相触声。
我病入寒饶睡思,归梦正美还遭惊。
东南水乡我所住,杨花散时春水生。
湖江渺邈不见岸,汩汩自流无可憎。
石泉百丈落山觜,此纵有声清可听。
莫如此水极凶骜,土木暂触还轰轰。
吁嗟造化何厚薄,恶物受禀无由更。
忆昔江西别子时,我初折腰五斗粟。
南北相望十八年,俯仰飞光如转烛。
子遗万事遂恬旷,我系一官尚局促。
早衰胆气自然薄,多病颠毛那更绿?
人情畦畛阻肝膈,世路风波悸心目。
每嗟太守两朱轮,宁及田家一黄犊?
幸逢怀绂入斗牛,喜得披山收宝玉。
薄材顽钝待磨琢,旧学抢攘期反覆。
云鸿可近眼先明,野鹿尚縻颜自忸。
长须幸未阻诲存,下榻应容拜临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