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全文
宋 / 曾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诗人通过描绘一夜大雨后的情景,展现了他对农事的关心和对民生的喜悦。首句“一夕骄阳转作霖”形象地写出天气由炎热转为降雨,雨势之大可见一斑。接着,“梦回凉冷润衣襟”写诗人夜间梦醒,感受到雨后的清凉,连衣服都被湿润,体现了雨的滋润。

“不愁屋漏床床湿”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及时雨的欣慰,他并不担心雨水过多带来的麻烦,反而欣喜溪流因此水量增大。“且喜溪流岸岸深”强化了这种喜悦,溪流满溢,象征着丰收的希望。诗人想象千里稻田因雨而生机勃勃,“千里稻花应秀色”,并认为五更时分雨打桐叶的声音最美,那是大自然的乐章。

最后两句“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以自我和农民的对比,表达出诗人虽无田地,但对农民丰收的喜悦感同身受,甚至比他们更为欢欣。这既体现了诗人关注民生的情怀,也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期盼。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翻译
一夜烈日变为雨,梦中醒来感到凉意浸湿衣襟。
不再担忧屋顶漏雨床铺湿,只欣喜溪水涨满岸边深深流淌。
想象千里稻田展现出美丽的景色,五更时分桐叶落声最美妙。
像我这样无田之人尚且欢喜,更何况那些在田间期盼丰收的心灵。
注释
一夕:一夜。
骄阳:烈日。
转作霖:变为雨。
梦回:梦中醒来。
凉冷:凉意。
润衣襟:浸湿衣襟。
屋漏:屋顶漏雨。
床床湿:床铺湿。
溪流岸岸深:溪水涨满岸边。
稻花:稻田。
应:想象。
秀色:美丽的景色。
五更:五更时分。
桐叶:桐叶落声。
无田似我:像我这样无田之人。
犹欣舞:尚且欢喜。
望岁心:期盼丰收的心灵。
作者介绍
曾几

曾几
朝代:宋   字:吉甫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生辰:1085--1166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猜你喜欢

正月二十四日雨霰交作

杏花烧空红欲然,柳色亦复青可怜。

胡为雨霰忽交作,已洗破衾还被绵。

去冬梅时雪复雪,未省好看冰玉洁。

祇今纵有已残枝,零落教人已愁绝。

故知好雨当趣耕,快雨仍须作快晴。

放渠花柳十分事,我欲浩荡郊原行。

(0)

天帚竹

自离竹隐居,借宅亦多种。

周旋虽不乏,潇洒常入梦。

猗欤此窗绿,辍自口腹奉。

别之亦几年,似困鸟雀鬨。

兹晨暂来归,溉扫何妨痛。

竹隐从未还,风猷入吾用。

(0)

三月三十日

正是春时病不聊,未嫌风雨送今朝。

今年红蕊明年在,此日繁阴后日凋。

诗癖不除终作祟,鬓霜无种自能饶。

平生吟友俱安在,寥落天涯不可招。

(0)

十八日记梦

冥冥落月子规哭,幽人梦成续复续。

茅檐坏砌到何许,酴醾架倒留紫竹。

紫竹新抽雨又滋,泪粉娟娟凝翠玉。

梦中自省非宿游,又意檐村旧林谷。

阿连对床呼得醒,亦说梦作看花行。

看花梦向江南去,江石荦确屐有声。

行逢古屋郁峥嵘,仙家释氏俱莫名。

看花非扬亦非洛,但见满眼灼灼朝霞明。

梦中又意东庄路,普圆寺下芙蓉树。

主人亦道旧相识,乃复不逢户外屦。

嗟我与君无自疑,夜之所梦昼所为。

扁舟若具可径归,知长不必询筮龟。

(0)

题旧日所藏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画

未必形模似,良由意象高。

见山非得得,遇酒辄陶陶。

芜没念三径,飘零悲二毛。

南征傥亡恙,归老旧蓬蒿。

(0)

寄甘叔异户曹贾季承邓南季教授二首·其二

婺女牵牛皆粤分,郁林合浦属交州。

偶逢人向渠阳去,为寄书从八桂求。

率土溥天非不广,剑山带水祇供愁。

明年阙下当皆集,谁序盛山今日游。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