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侬青盖已云何,郎罢犹能欸乃歌。
湖上船稀西子老,城中马响北人多。
珍烹富户金千埒,负贩贫民雨一蓑。
倏忽虚盈三十载,世间春夏几南柯。
吴侬青盖已云何,郎罢犹能欸乃歌。
湖上船稀西子老,城中马响北人多。
珍烹富户金千埒,负贩贫民雨一蓑。
倏忽虚盈三十载,世间春夏几南柯。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时光荏苒、世事变迁的感慨情怀。开篇“吴侬青盖已云何,郎罢犹能欸乃歌”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不舍,"吴侬"是指古代的吴国,"青盖"则可能象征着年轻时的快乐生活。"郎罢"则是诗人自称,表达了一种依然能够回味往昔的歌声。
接下来的“湖上船稀西子老,城中马响北人多”则描绘了一个景象:湖上的船只变得稀少,西边的古老树木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而城市中的马蹄声却显得异常热闹,北方来的行人也格外地多。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勾勒出了一种静与动、古与今并存的氛围。
“珍烹富户金千埒,负贩贫民雨一蓑”则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描写:富有的家庭用尽了大量的黄金去享受生活,而贫穷的人们却在雨中仅以草编成的小蓑来遮风避雨。这两句强烈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和同情。
最后,“倏忽虚盈三十载,世间春夏几南柯”则是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倏忽"二字常用来形容时间的快速流逝,而"虚盈三十载"则是指三十年光阴如同梦一场,转瞬即逝。"世间春夏几南柯"则是在问这个世界中的春天和夏天到底有多少,每个季节都像南柯那样短暂而又迅速消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以及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昔隐君平卜,今闻事又非。
肘犹悬蠹简,身止挂鹑衣。
芒屦沿山去,茅檐讲易归。
先儒皆若此,切莫叹时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