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张山人幽居》
《题张山人幽居》全文
宋 / 赵庚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昔隐君平卜,今闻事又非。

肘犹悬蠹简,身止挂鹑衣。

芒屦沿山去,茅檐讲易归。

先儒皆若此,切莫叹时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gshānrényōu
sòng / zhàogēng

yǐnjūnpíngjīnwénshìyòufēi

zhǒuyóuxuánjiǎnshēnzhǐguàchún

máng沿yánshānmáoyánjiǎngguī

xiānjiēruòqiètànshíwéi

注释
昔:从前。
隐君平:名叫君平的隐士。
卜:占卜。
今:现在。
事:事情。
非:变化。
肘:手臂。
悬:挂着。
蠹简:破旧的竹简。
身:身体。
止:只。
挂:穿着。
鹑衣:破烂的麻布衣服。
芒屦:草鞋。
沿:沿着。
山:山路。
去:行走。
茅檐:简陋的茅屋。
讲易:研读《易经》。
归:回来。
先儒:古代的学者。
皆:都。
若:像。
此:这样。
切:千万不要。
莫:不要。
叹:感叹。
时违:时代变迁与理想不符。
翻译
从前有位名叫君平的隐士占卜,现在听说事情又有了变化。
他的手臂上还挂着破旧的竹简,身上只穿着破烂的麻布衣服。
他穿着草鞋沿着山路行走,傍晚时分回到简陋的茅屋,继续研读《易经》。
古代的学者们都过着这样的生活,我们千万不要感叹时代变迁与理想不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庚夫所作的《题张山人幽居》,通过对张山人的描绘,展现了他隐居生活的朴素与淡泊。首句“昔隐君平卜”暗指张山人像古代的卜者严君平一样,选择隐逸的生活方式。次句“今闻事又非”则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暗示世事变迁,理想中的隐居生活可能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

“肘犹悬蠹简,身止挂鹑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张山人的生活状态,他的书卷虽破旧,但知识犹在,衣物虽简陋,却能坚守内心。接下来,“芒屦沿山去,茅檐讲易归”描绘了他徒步山间,归心似箭,回到简陋茅屋讲授学问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最后两句“先儒皆若此,切莫叹时违”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张山人以及历史上其他先贤们的敬仰,告诫人们不要轻易感叹时代的变迁,应学习他们的精神,坚守自己的理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张山人的隐逸风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同时也传递出对传统儒家精神的敬仰。

作者介绍

赵庚夫
朝代:宋

(1173—1219)宗室,居兴化莆田,字仲白。举进士不第,以宗子取应,得右选。工诗,尝自删取五百首。既殁,刘克庄择百篇整理成《山中集》。
猜你喜欢

影赠形

用意君良苦,崎岖欲胜天。

拙迟期得巧,后发待争先。

世运行一变,人谋无万全。

就阴应可息,吾已倦周旋。

(0)

寄怀王木斋秀才·其二

因循不自觉,慷慨一登台。

身世成孤注,寒空但劫灰。

高原如待我,落日有馀哀。

此意无人见,江天入酒杯。

(0)

题廉惠卿泉津楼惜别图·其一

小诗侧艳似温岐,倒薤纷纶卫茂漪。

好事更逢吴道子,共成三绝写临歧。

(0)

次韵澹庵新正见怀

阴云如羃失重闉,遑问金明与玉津?

一昔风光如隔世,等閒会合不由人。

蛙声能禁民思汉?鹑首休疑帝赐秦。

城北城南何所住?知君肠断曲江春。

(0)

沧趣楼杂诗·其九

旧书插架已三传,垂暮生儿敢望贤?

读罢孝经授儒行,老夫遗汝别无田。

(0)

新秋感兴十二首·其十二

征鸿南去饱经过,乱后人家在薜萝。

寂寂芜城空有恨,潇潇水阁不闻歌。

开元白发樽前少,建业青山海上多。

欲趁秋风渡江去,苏台杨柳近如何。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