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城楼入大荒,古今人事感沧桑。
楚王宫殿埋芳草,贾傅祠堂剩夕阳。
晴放湿云归岳麓,风吹花气渡潇湘。
不堪故国疮痍甚,白发三年滞异乡。
极目城楼入大荒,古今人事感沧桑。
楚王宫殿埋芳草,贾傅祠堂剩夕阳。
晴放湿云归岳麓,风吹花气渡潇湘。
不堪故国疮痍甚,白发三年滞异乡。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金应澈的《登长沙城楼》,通过对历史变迁和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过往繁华与现实衰败的深沉感慨。全诗语言古朴典雅,情感丰富,意境开阔。
首句“极目城楼入大荒”以宏大的视角展开,城市的高楼似乎触及了辽阔的荒凉之地,既映射出历史的沧桑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心中对往昔时光的无限神往。
“古今人事感沧桑”一句,则是诗人的直接抒情,表达了面对过去与现在巨大差异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这两句构筑起了一种历史的回望和现实的反思。
接下来的“楚王宫殿埋芳草,贾傅祠堂剩夕阳”具体描绘了历史遗迹的荒废景象。曾经辉煌的楚王宫殿如今被青草所覆盖,而古代贤良之人——贾傅的祠堂中,只剩下了夕阳的余晖。这两句通过对比,强化了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主题。
“晴放湿云归岳麓,风吹花气渡潇湘”则是诗人描绘自然景观的手法。晴空中湿云消散归于山麓之间,风吹过花间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这里流淌的是潇湘之水。这两句以轻柔、细腻的情景交织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最后,“不堪故国疮痍甚,白发三年滞异乡”表达了诗人对故土深切的怀念与哀愁。故国之地如今满目疮痍,而自己漂泊异乡已逾三载,头上的白发也在无声中诉说着岁月的流转和离别的痛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交织的深刻主题,是一篇情感真挚、意境丰富的佳作。
老不求名,心惟耽静,旧缘历过艰难。
杜门无事,一味放痴顽。
只藉炉香上彻,与天地、平直交关。
真人喜,扶晨遣客,时暂下仙班。矜怜。
身已病,九疑夙驾,来顾台山。
看神超清境,玉炼朱颜。
为向芝田桂圃,收妙有、与作真丹。
他年报,冲融朝礼,香火紫云间。
寂寂空城雀,日暮寒且饥。
鼯鼠啼林端,豺虎夹路垂。
蒿间黄雀语黄口,吞声切莫图高栖。
汝不见当年连云宫馆散烟燎,歌台夹室今狐狸。
糟丘成粪壤,藜藿生酒池。
昔人自是不复改,今人始觉前人非。
今人昔人未为远,更望谁家门户归。
蒙溪有广厦,先生居之安。
雅得林泉乐,不与尘土干。
隐隐揖遥碧,瀰瀰濯清川。
高明意乃适,至游情所耽。
世故蜡味薄,岂待宝所参。
北窗接陶令,素月抚阮咸。
终吉遂无咎,位置遵连山。
邈哉岩壑老,公契如金兰。
揆此宅相奇,欢然谈笑间。
落落幽胜处,安得同游盘。
愧我西北客,恨匪户籍占。
但当风月夕,遐想冰雪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