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簧调柳律初成,天外欃枪照眼明。
国士可能传海檄,终军谁倩请长缨。
惊呼鼙鼓来逾急,试舞霓裳夜转清。
酒力自将红粉队,漫劳飞将下江城。
莺簧调柳律初成,天外欃枪照眼明。
国士可能传海檄,终军谁倩请长缨。
惊呼鼙鼓来逾急,试舞霓裳夜转清。
酒力自将红粉队,漫劳飞将下江城。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中期在李果卿山房中观赏女子表演时,突然传来消息,闽地将领郑参戎率兵入援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宁静到紧张的氛围转换。
首联“莺簧调柳律初成,天外欃枪照眼明”以莺啼柳绿的春日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随后“天外欃枪照眼明”一句转折,暗示远处战事的紧迫,形成鲜明对比。
颔联“国士可能传海檄,终军谁倩请长缨”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赞美与期待,希望他们能像终军那样主动请缨,奔赴战场,保卫国家。
颈联“惊呼鼙鼓来逾急,试舞霓裳夜转清”描绘了消息传来后,人们从平静到紧张的反应,同时通过“试舞霓裳夜转清”这一细节,暗示即便在紧张时刻,生活仍需保持一定的秩序和美感。
尾联“酒力自将红粉队,漫劳飞将下江城”则以酒宴和美女为背景,反衬出战争的残酷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紧张与宁静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人们对英雄的期待与对和平的渴望。
江涛凋瘵后,远使发天都。
昏垫宸心及,哀矜诏命敷。
恤民驱急传,访旧枉征舻。
外镇藩条最,中朝顾问殊。
文皆正风俗,名共溢寰区。
已事方怀阙,归期早戒涂。
繁笳咽水阁,高盖拥云衢。
暮色生千嶂,秋声入五湖。
离歌犹宛转,归驭已踟躇。
今夕庾公意,西楼月亦孤。
结驷何翩翩,落叶暗寒渚。
梦里春谷泉,愁中洞庭雨。
聊持剡山茗,以代宜城醑。
出斋步杉影,手自开禅扉。
花满不污地,云多从触衣。
思山石藓净,款客露葵肥。
果得宗居士,论心到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