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斋步杉影,手自开禅扉。
花满不污地,云多从触衣。
思山石藓净,款客露葵肥。
果得宗居士,论心到极微。
出斋步杉影,手自开禅扉。
花满不污地,云多从触衣。
思山石藓净,款客露葵肥。
果得宗居士,论心到极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名为《酬秦山人系题赠》。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并表达心境的诗歌。
“出斋步杉影,手自开禅扉。” 这两句描写诗人走出斋室,在杉树的阴凉下漫步,亲手打开通往禅房的小门。这里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清净心境的情怀。
“花满不污地,云多从触衣。” 这两句则更加深入地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花瓣纷飞,但并不玷污大地,反而增添了一种生机;云朵众多,不仅触动了诗人的衣衫,也触及了他的心灵。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表达了一种纯净无染的境界。
“思山石藓净,款客露葵肥。” 这里,诗人怀念那远方的清幽之地,那里的山石被苔藓覆盖,显得异常洁净;而客居之处,即使是露水滋润的葵花,也同样给予了温暖的款待。思乡与感激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果得宗居士,论心到极微。”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处,对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宗居士这里指的是一位隐逸之士,而“论心到极微”则是说这种对生活的感悟已经达到了一种极致,几乎可以洞察人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怀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清净以及内心深处的理解力。
著冠须访戴,脱冠须访帅。
磊磊一心人,离离十星岁。
戴公入山水,淡迹分明昧。
喜沾清悟姿,不惜沉冥醉。
帅生能造酒,酒色清如菜。
高谈常夜分,哀歌忽雷溃。
两君真晋人,土性有痴慧。
相见即相亲,了非心所解。
如云堕江光,颠倒影在内。
心欢常若兹,日月亦清快。
重来断清啸,不复可人在。
彯撇事诗酒,挪拿坐巾带。
帅生烟雾中,戴公江海外。
但想即成笑,寄书亦何赖。
推弦拂柱,歌我浩曲。浩曲未歌,肠中踯躅。
青青前溪,可鉴光仪。他心自喜,我心自悲。
河中有船,不载客还。尊中有酒,不令客欢。
栖栖何者,归以为期。絺衣生虱,鞋袜多泥。
世人结交,安得常好。他乡寄食,安得常饱。
主人良贤,客兴愁叹。报恩虽易,受恩实难。
野鸡喔喔,夜长不晓。披衣庭除,月没树杪。
士贫者贱,客久者贫。不如归去,可以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