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适耕堂为吴琴汪寿甫扁而赋之》
《适耕堂为吴琴汪寿甫扁而赋之》全文
元 / 舒頔   形式: 古风

萌坑岭下吴琴村,中有汪氏居其源。

威烈遗风千载间,积善好礼枝叶蕃。

衣冠济楚信行惇,筑室亢燥依山根。

适耕大篆楣扁存,挂经扶耒穷朝昏。

以适为乐遗子孙,浮云富贵安足论。

荒烟衰草金谷园,云关雾谷截来辕,烟蓑雨笠远市喧。

肯堂有子班篪埙,山川瑞气藏浑沦。

文光五采朝吐吞,月明清夜啼黄猿。

不羡变化南溟鲲,不贪爵禄何负恩。

春兰秋菊芬幽轩,客至谈笑开清尊。

任彼轻薄手覆翻,退处宁学羝触籓。

女及笄嫁男已婚,俯仰无愧乾与坤。

醉眠老腹摩朝暾,至乐百世垂后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位于萌坑岭下的吴琴村,汪氏家族在此繁衍生息,传承着先祖的威烈遗风和积善好礼的传统。诗中主人公汪寿甫家境殷实,衣冠楚楚,重视教育,他的居所依山而建,既有大篆楣扁的书香气息,又有耕读传家的勤奋精神。他以朴素的生活为乐,不追求世俗的富贵,而是注重培养后代,教育他们如兰菊般芬芳,淡泊名利。

适耕堂是汪寿甫的居所,他在这里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儿子们才华横溢,如同班篪埙一般奏出和谐之音。山川灵气环绕,文采斐然,夜晚还有黄猿哀鸣,增添了诗意。汪寿甫不羡慕鲲鹏的变化,也不贪图官位,对得起国家的恩惠。

他家中宾客往来,谈笑风生,即使面对外界轻薄之徒的颠覆,他也坚守本心,宁愿像羊角触藩那样退一步。对于儿女的婚姻,他教导他们无愧天地,保持高尚情操。老去时,他醉眠在温暖的朝阳下,享受着人生的至乐,这种精神将流传百世,影响后人。整首诗赞美了汪氏家族的美德和生活方式,体现了元末明初时期士人的理想人格。

作者介绍

舒頔
朝代:元   字:道原   籍贯:(今属安徽省)

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猜你喜欢

博罗道中月夜闻新雁

江心秋月满,江上澄潭清。

试举蓬窗望,忽闻新雁声。

高翻银汉影,凄断玉关情。

海国来何暮,云端试一鸣。

偏宜霜露冷,不畏稻粱轻。

嘹喨推先后,联翩见弟兄。

遥空疑裂帛,按柱学调筝。

别却三河曲,桥居五穗城。

自应因戈避,不更为弦惊。

夫婿长离别,何曾事远征。

(0)

石洞谒叶化父先生祠

昔闻岩洞奇,乃在兹山麓。

巨石垒作门,涂槩结为屋。

天巧既有馀,人事岂不足。

天畔闻风涛,行边翳花竹。

苔古云自封,林深径乃曲。

洗耳有清泉,聆音如漱玉。

昔有大隐人,于此卧空谷。

九还炼未成,五车应可读。

身在朝野间,名岂世途局。

欲勒北山文,谁知西州哭。

怅然怀千秋,到此豁心目。

(0)

宿冲虚观同陈景文万伯文梁元珍邓伯乔李烟客赋

南岳何年奠此封,浮来片片玉芙蓉。

遥瞻上界馀千仞,初入名山第一峰。

洞口朱明悬旧迹,祠旁丹灶觅遗踪。

云深羽客差能指,酒熟居人尚可供。

暂息欲移香石榻,数声犹似定林钟。

月明半带霜华冷,山色围将紫翠重。

杳杳仙源知不远,迢迢清梦未能逢。

朝来济胜愁无具,安得茅家杖作龙。

(0)

集唐句

人自伤心水自流,思君不见下渝洲。

谁言水是无情物,一夜潺湲送客愁。

(0)

族中五君咏曾叔祖经季

画图曾绘米家山,水部风流亦可攀。

不是晚来诗律细,新题那自满人间。

(0)

羊城八景为胡方伯先生题·其六扶桑浴日

金鸡初唱浴咸池,遂出螭车照海湄。

拥传渐高天子象,乾坤宁讶二仪私。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