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岩洞奇,乃在兹山麓。
巨石垒作门,涂槩结为屋。
天巧既有馀,人事岂不足。
天畔闻风涛,行边翳花竹。
苔古云自封,林深径乃曲。
洗耳有清泉,聆音如漱玉。
昔有大隐人,于此卧空谷。
九还炼未成,五车应可读。
身在朝野间,名岂世途局。
欲勒北山文,谁知西州哭。
怅然怀千秋,到此豁心目。
昔闻岩洞奇,乃在兹山麓。
巨石垒作门,涂槩结为屋。
天巧既有馀,人事岂不足。
天畔闻风涛,行边翳花竹。
苔古云自封,林深径乃曲。
洗耳有清泉,聆音如漱玉。
昔有大隐人,于此卧空谷。
九还炼未成,五车应可读。
身在朝野间,名岂世途局。
欲勒北山文,谁知西州哭。
怅然怀千秋,到此豁心目。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对石洞及叶化父先生祠的探访之旅,充满了对自然美景与历史人物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首句“昔闻岩洞奇,乃在兹山麓”,开篇即点出对岩洞奇景的向往,引出后文对石洞的探访。接着,“巨石垒作门,涂槩结为屋”两句,以形象的笔触描绘了石洞的入口与内部结构,仿佛一座天然的石屋,充满了神秘与古朴的气息。
“天巧既有馀,人事岂不足”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人类智慧与自然之力的和谐共存。接下来,“天畔闻风涛,行边翳花竹”则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石洞周边环境的壮丽与生机。
“苔古云自封,林深径乃曲”进一步渲染了石洞及其周围环境的古老与幽静,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而“洗耳有清泉,聆音如漱玉”则以清泉的流淌和泉水声的清澈,象征着心灵的洗涤与净化,寓意深远。
“昔有大隐人,于此卧空谷”提到了古代隐士在此生活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人追求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九还炼未成,五车应可读”则借用了道家炼丹术与儒家经典,暗示了对精神修炼与知识积累的重视。
“身在朝野间,名岂世途局”反映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由与独立人格的追求。“欲勒北山文,谁知西州哭”则可能寓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
最后,“怅然怀千秋,到此豁心目”表达了作者在探访石洞与叶化父先生祠后,内心深处的感慨与顿悟,以及对历史与自然之间深刻联系的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石洞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奉天殿上传胪罢,日照金门榜初挂。
中使传宣敕大官,明朝赐宴南宫下。
张天为幄云为茵,金盘犀箸罗八珍。
宫花剪彩来宫禁,御苑分香出上尊。
鼍鼓掀天擂欲破,梨园法乐喧相和。
妙舞清歌次第呈,幻形奇技纷纭过。
承恩侍宴皆贵臣,绣金孔雀银麒麟。
焚香望阙北面拜,共贺官家新得人。
白面青年三百五,人似神仙气如虎。
烹泉浮酒不知数,两袖翩翩欲飞翥。
琼林宴罢日斜时,马蹄得意去如飞。
团团皂盖空中举,短短丝鞭柳外挥。
微风不动香尘软,十二街头帘尽捲。
衣裁草色碧将流,旗拂杏花红尚浅。
金环摇辔稳于车,笑拍吟鞍不用扶。
耻向平康问花柳,还归槐市枕诗书。
明日半醒扶醉起,吮笔题诗谢天子。
就中醉者谁最豪,中原才子长垣李。
《琼林醉归图为同年长垣李溥作》【明·丘浚】奉天殿上传胪罢,日照金门榜初挂。中使传宣敕大官,明朝赐宴南宫下。张天为幄云为茵,金盘犀箸罗八珍。宫花剪彩来宫禁,御苑分香出上尊。鼍鼓掀天擂欲破,梨园法乐喧相和。妙舞清歌次第呈,幻形奇技纷纭过。承恩侍宴皆贵臣,绣金孔雀银麒麟。焚香望阙北面拜,共贺官家新得人。白面青年三百五,人似神仙气如虎。烹泉浮酒不知数,两袖翩翩欲飞翥。琼林宴罢日斜时,马蹄得意去如飞。团团皂盖空中举,短短丝鞭柳外挥。微风不动香尘软,十二街头帘尽捲。衣裁草色碧将流,旗拂杏花红尚浅。金环摇辔稳于车,笑拍吟鞍不用扶。耻向平康问花柳,还归槐市枕诗书。明日半醒扶醉起,吮笔题诗谢天子。就中醉者谁最豪,中原才子长垣李。
https://shici.929r.com/shici/BGR6sqU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