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巳》
《上巳》全文
唐 / 唐彦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上巳接寒食,莺花寥落晨。

微微泼火雨,草草踏青人。

凉似三秋景,清无九陌尘。

与余同病者,对此合伤神。

(0)
注释
上巳:古代节日,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有春游、洗濯的习俗。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两天,禁烟火以纪念介子推。
寥落:稀疏、冷清。
微微:细小、微弱。
泼火雨:形容雨点密集,像泼水一般。
草草:匆忙、随便。
三秋:秋季的第三个月,泛指秋天。
九陌:古代长安城中的大道,陌指东西向的道路。
同病者:有同样遭遇或感受的人。
伤神:心情悲伤,精神受打击。
翻译
上巳节紧接着寒食节,清晨的莺花显得稀疏零落。
细雨如泼洒的小火,人们匆匆忙忙地去踏青游玩。
这凉意仿佛是深秋的景象,空气清新没有都市尘埃。
和我一样患病的人,面对此景应该会更加感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上巳节气临近寒食节的春日景象。"莺花寥落晨"中的"莺花"即是接骨木的花,形容其稀少而不盛,这也反映出时序尚早,春意未浓。"微微泼火雨"则是对天气变化的细腻描写,"火雨"指的是春夏之交时常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即雷阵雨,而"微微"二字则表明这场雨并不猛烈。

"草草踏青人"一句通过人物行动展现了人们在这样的天气中外出踏青的景象。"草草"形容行走之声,给人一种悠闲自得的感觉,而"踏青"则是古代文人常用来表达春游情怀的一种行为。

接下来的"凉似三秋景"和"清无九陌尘"两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这样的时节虽有几分凉意,但却没有深秋的萧瑟,更不像尘土飞扬的长途旅行那样干燥。这里,诗人借助自然景物表达了一种淡远幽静的情怀。

最后两句"与余同病者,对此合伤神"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春日里,诗人不仅感受到外界的清凉,更与那些和自己一样患有疾病的人共同感受着心灵的伤痛。这也反映出诗人在这样的季节中,对健康的渴望以及对同病之人的深切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生动的自然写实,展现了一个春日里对生命、健康与自然美景的双重感悟。

作者介绍
唐彦谦

唐彦谦
朝代:唐   号:鹿门先生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生辰:?~893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猜你喜欢

西湖竹枝歌四首·其三

倚棹汀洲草色齐,回船涛浪满苏堤。

万家杨柳青门外,一片芙蓉绿水西。

(0)

华阳杂咏八首·其四武陵洞

云压重崖午不开,石门烟雨护莓苔。

分明记得秦时路,曾到仙源采药回。

(0)

富贵曲十二首·其九

赵媛燕姬作队,秦娥卫女成行。

尽日纶巾羽扇,弦歌豆蔻花傍。

(0)

余既赋瞻堂十景矣而意有未尽复三绝句写之·其三阳峡

一柱障中流,洪涛渺难越。

已见回百川,何论倒三峡。

(0)

黄河大风商舶阻绝姜计部仲文遣人觅舟载余一夕遂抵淮上因得口号六首却寄·其四

黄河九驿路,驿驿旅人怀。

飞流六百里,一夜到长淮。

(0)

杪秋再游兰阴过精舍见前壁间题怅然复书一绝

谢客访石门,杜公怀岘首。

万古一伤心,无言对樵叟。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