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压重崖午不开,石门烟雨护莓苔。
分明记得秦时路,曾到仙源采药回。
云压重崖午不开,石门烟雨护莓苔。
分明记得秦时路,曾到仙源采药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烟雨蒙蒙的山间景象,充满了神秘与幽静之感。诗人以“云压重崖午不开”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山峰被浓密的云层覆盖,即使正午也难以穿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邃而不可见的氛围。接着,“石门烟雨护莓苔”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湿润与古老,仿佛石门在烟雨中守护着青苔,暗示着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自然的生机。
“分明记得秦时路,曾到仙源采药回。”这两句则将读者的思绪拉回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诗人曾经亲历过这段历史,亲自走过那条通往仙源的道路,采集草药归来。这种对过往的回忆,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深度,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神秘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充满幻想的世界,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云雾缭绕的山林之中,感受到了自然之美与历史之深。
山前流水化平陆,溪上群山叠寒玉。
寺逢劫火一再迁,唯有浮图立于独。
江南佛法多衰谢,主张名教一夔足。
诗人江西派,更是真如旧尊宿。
我生遍参未究竟,布袜青鞋走林谷。
师言子归有余师,留饭青精盘苜蓿。
杖藜并语松林路,行听松声如度曲。
尚寒三十六峰盟,游罢同回把黄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