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花珍簟上,金缕画屏开。
晓月怜筝柱,春风忆镜台。
筝柱春风吹晓月,芳树落花朝暝歇。
藁砧刀头未有期,攀条拭泪坐相思。
玉花珍簟上,金缕画屏开。
晓月怜筝柱,春风忆镜台。
筝柱春风吹晓月,芳树落花朝暝歇。
藁砧刀头未有期,攀条拭泪坐相思。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富丽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享受和怀念。开篇“玉花珍簟上,金缕画屏开”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精致优雅的室内空间,玉制的簟(一种古代装饰品)与绘有金线的屏风共同营造出一片高贵典雅的氛围。
接着,“晓月怜筝柱,春风忆镜台”则转向了对音乐和美貌的怀念。筝是一种古代弦乐器,晓月之下弹奏筝曲,不仅是对夜晚静谧美好的享受,也暗示着一种淡淡的哀愁。而春风中忆起镜台,则似乎在追思过往的美好时光,或许是在思念一位不再相见的佳人。
“筝柱春风吹晓月,芳树落花朝暝歇”这两句诗延续了上述意境,将自然界的春风与夜晚的月亮联系起来,再次强调了时间流转和物是人非的感慨。芳树下的花瓣随着春风轻轻飘落,而朝暝,即晨昏之交,常用以形容日光的柔和,也暗示了一天之中最为温馨而又易逝去的时刻。
最后,“藁砧刀头未有期,攀条拭泪坐相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以及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执着。藁砧,即古代刑场上的砧板,这里用来比喻人的生命如同被刀斩断,未知何时。而“攀条拭泪坐相思”则是诗人在怀念往昔之情,泪水涟涟,心中充满了对逝去美好的追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室内生活的细腻描绘和对自然界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怀旧的情怀,以及对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