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鼓吹曲辞.芳树》
《鼓吹曲辞.芳树》全文
唐 / 徐彦伯   形式: 乐府曲辞

玉花珍簟上,金缕画屏开。

晓月怜筝柱,春风忆镜台。

筝柱春风吹晓月,芳树落花朝暝歇。

藁砧刀头未有期,攀条拭泪坐相思。

(0)
注释
玉花:形容珍贵的花纹。
珍簟:珍贵的竹席。
金缕:用金线装饰。
画屏:彩绘的屏风。
晓月:清晨的月亮。
筝柱:古筝的弦柱。
镜台:化妆镜或梳妆台。
藁砧:古代妇女称丈夫为藁砧,比喻男子勤劳如农夫。
刀头:指砧板,代指丈夫的工作。
期:约定,期望。
攀条:攀折树枝。
拭泪:擦眼泪。
相思:深深的思念。
翻译
玉花装饰的珍贵竹席上,镶嵌金线的画屏轻轻打开。
清晨的月光爱抚着弦柱,春风唤起对妆镜的思念。
春风中,筝柱在晓月的照耀下,芬芳的树上落花时有时无。
远方的夫君,砧板上的刀锋何时能停,我攀着树枝流泪,独自思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富丽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享受和怀念。开篇“玉花珍簟上,金缕画屏开”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精致优雅的室内空间,玉制的簟(一种古代装饰品)与绘有金线的屏风共同营造出一片高贵典雅的氛围。

接着,“晓月怜筝柱,春风忆镜台”则转向了对音乐和美貌的怀念。筝是一种古代弦乐器,晓月之下弹奏筝曲,不仅是对夜晚静谧美好的享受,也暗示着一种淡淡的哀愁。而春风中忆起镜台,则似乎在追思过往的美好时光,或许是在思念一位不再相见的佳人。

“筝柱春风吹晓月,芳树落花朝暝歇”这两句诗延续了上述意境,将自然界的春风与夜晚的月亮联系起来,再次强调了时间流转和物是人非的感慨。芳树下的花瓣随着春风轻轻飘落,而朝暝,即晨昏之交,常用以形容日光的柔和,也暗示了一天之中最为温馨而又易逝去的时刻。

最后,“藁砧刀头未有期,攀条拭泪坐相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以及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执着。藁砧,即古代刑场上的砧板,这里用来比喻人的生命如同被刀斩断,未知何时。而“攀条拭泪坐相思”则是诗人在怀念往昔之情,泪水涟涟,心中充满了对逝去美好的追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室内生活的细腻描绘和对自然界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怀旧的情怀,以及对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无奈。

作者介绍

徐彦伯
朝代:唐   籍贯:兖州瑕丘   生辰:?—714

徐彦伯(?—714),名洪,以字行,兖州瑕丘人。七岁能为文,对策高第。调永寿尉,蒲州司兵参军。时司户韦暠善判,司士李亘工书,而彦伯属辞,称河东三绝。屡迁给事中,预修《三教珠英》。由宗正卿出为齐州刺史,移蒲州,擢修文馆学士、工部侍郎,历太子宾客卒。 
猜你喜欢

过白沙竹枝歌六首·其六

绝壁临江千尺馀,上头一径过肩舆。

舟人仰看胆俱破,为问行人知得无。

(0)

过长峰径遇雨遣闷十绝句·其七

猿藤陂子枉惊吁,未抵长峰小半涂。

今夕前头何许宿,不知出得径来无。

(0)

过上湖

上湖名是实全非,只合松江雁鹜池。

若与五湖通谱系,澹台湖弟太湖儿。

(0)

芗林五十咏·其三十一梨花原

禁火晓未暖,踏青昏恰归。

何堪一原雪,将冷入春衣。

(0)

圩丁词十解·其六

年年圩长集圩丁,不要招呼自要行。

万杵一鸣千畚土,大呼高唱总齐声。

(0)

玉壶饯客独赵达明末至云迓族长于龙山且谈道中事戏为纪之二首·其一

南山行尽到西湖,却上扁舟赴玉壶。

十里便成三十里,暑中何处不长涂。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