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湖名是实全非,只合松江雁鹜池。
若与五湖通谱系,澹台湖弟太湖儿。
上湖名是实全非,只合松江雁鹜池。
若与五湖通谱系,澹台湖弟太湖儿。
此诗为南宋时期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过上湖》。诗中“上湖名是实全非”,表达了对上湖真实而不夸大的赞美之情。而“只合松江雁鹜池”,则是指上湖与松江雁 鹜池相比,更显其独特之处。接下来的“若与五湖通谱系,澹台湖弟太湖儿”,则是在说如果要将上湖与其他著名的五湖相比较,它就像是兄弟一般,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杨万里在此诗中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妙的比喻手法,通过对上湖的描绘,不仅传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表明了作为一个文人,对于天下名山大川有着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整首诗语言简洁而不失深意,是一篇颇具艺术魅力的作品。
今夕复何夕,鹊驾已难留。
盈盈一水相望,空际碧云流。
携得轻纨小扇,坐向冷萤光里,人意淡于秋。
襟袂极潇洒,风露浣清愁。倚银床,荐冰簟,熨罗裯。
不妨夜深低语,笑问女和牛。
难道仙家眷属,也似人生离合,隔岁一绸缪。
终古此河汉,别恨总悠悠。
华灯看罢移香屧。正御陌、游尘绝。
素裳粉袂玉为容,人月都无分别。
丹楼云澹,金门霜冷,纤手摩娑怯。
三桥宛转淩波蹑。敛翠黛、低回说。
年年长向凤城游,曾望蕊珠宫阙。
茫茫咫尺,眼前千里,况是明年月。
随分栖迟十亩宫,此身幸喜免飘蓬。
醉醒久已闻渔父,得失终期学塞翁。
肯使壮心惭刻鹄,漫将清兴托雕虫。
世机祇觉从兹息,坐对秋山落照红。
茅檐习静坐高春,仗酒浇平磊块胸。
终日守株宁待兔,三年学技笑屠龙。
閒愁似草经霜减,野兴如花著雨浓。
试上山头寻故事,读书台畔暮云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