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研摩久,瑶编拜受新。
圣踪垂奕祀,嘉礼值兹辰。
旭暖旗常影,风和殿陛春。
祗迎钦陟降,捧读切遵循。
缅想无为治,还同造物仁。
步趋长有志,頫首望前尘。
金管研摩久,瑶编拜受新。
圣踪垂奕祀,嘉礼值兹辰。
旭暖旗常影,风和殿陛春。
祗迎钦陟降,捧读切遵循。
缅想无为治,还同造物仁。
步趋长有志,頫首望前尘。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表达的是在十二月十一日接受先皇实录圣训后的感怀。诗中描绘了接受圣训时的庄重仪式,以及对先皇治理国家理念的追思与敬仰。
首句“金管研摩久,瑶编拜受新”描绘了接受圣训的庄严场景,金管研磨,瑶编新书,体现了仪式的隆重与内容的珍贵。接着“圣踪垂奕祀,嘉礼值兹辰”表达了对先皇圣迹的追忆与对当前仪式的重视,暗示着这一时刻对于国家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旭暖旗常影,风和殿陛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和谐、温暖的氛围,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和平。同时,“祗迎钦陟降,捧读切遵循”则强调了对先皇圣训的敬畏与遵循,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尊崇关系。
“缅想无为治,还同造物仁”表达了对先皇治理国家理念的赞美,认为其治理方式如同大自然的仁慈,既顺应天道又惠及民生。最后,“步趋长有志,俯首望前尘”则是诗人对自己及后世的责任与期望,表示将始终追随先皇的足迹,不断前进,不忘历史。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皇家接受圣训的庄重仪式,更蕴含了对先皇智慧与道德的崇高敬意,以及对未来国家发展的深远思考。
蒙茸碧山下,澄潭绿霮濧。
况径新雨后,青萝洗岚黛。
幽篁结石上,倒映妙水绘。
桂棹泼清波,鳞鳞纹散碎。
茅屋倚岩幽,青杉殊蓊荟。
樵归汲清泉,渔柁夕烟晦。
佳趣在抱领,即事多可爱。
妙悟无小大,濠濮冥所会。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