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令风行遍九州,六军何事此淹留。
深情祗拟乾坤久,绝宠宁知咫尺休。
剑閤西行山寂寂,渭河东去水悠悠。
路边三尺妖姬土,长带千秋万古羞。
号令风行遍九州,六军何事此淹留。
深情祗拟乾坤久,绝宠宁知咫尺休。
剑閤西行山寂寂,渭河东去水悠悠。
路边三尺妖姬土,长带千秋万古羞。
这首《马嵬》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通过对马嵬坡历史事件的描绘,深刻揭示了权力与爱情之间的矛盾与悲剧。
首句“号令风行遍九州”,开篇即以宏大的气势,展现了帝王权力的无远弗届,仿佛号令如同疾风,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然而,紧接着的“六军何事此淹留”却在强烈的反差中,揭示了权力背后的人性与无奈。六军本应遵从号令,却在此地滞留不前,暗示了权力的局限性和不可预知性。
“深情祗拟乾坤久,绝宠宁知咫尺休。”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深情与权力的短暂性进行了对比。深情被认为是永恒的,但权力的宠幸却可能在瞬间消逝,这种对比凸显了人性与权力的脆弱性。
“剑閤西行山寂寂,渭河东去水悠悠。”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而深远的氛围。剑阁西行,山川寂静,渭河东流,水流悠长,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更象征着历史的流逝和命运的不可逆转。
最后,“路边三尺妖姬土,长带千秋万古羞。”这句话是对杨贵妃之死的哀悼,同时也对权力与欲望的悲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路边的三尺黄土,见证了杨贵妃的陨落,而这份羞耻则将伴随历史的长河,成为后人永远的警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权力、爱情以及历史命运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佳作。
赵司仓,初辞阙,一鞭远冒燕山雪。
燕山雪满河冰结,酸风刮面肌欲裂。
长安沽酒与君别,酒酣不觉双耳热。
呜呜作歌歌激烈,烦君为我同击节。
试看昭王台,黄金致英杰。
黄金散尽台已空,至今士气何曾歇。
幸并际昌期,沈沦尽超越。
班资正为贤才设,况君年壮才更哲。
鹏化南溟十万程,君今始上青云辙。
肯为儿女情,临岐动悽切。
丈夫要使心如铁,江南梅花为君折。
路长勿使音书绝,两地相思共明月。
淮海秋高宸阙下,客袖飘萧怯凉雨。
翩然步向庭阶看,一笑芙蓉红半吐。
朅来濠梁今五年,繁华每惜青春前。
庄周台东芳草绿,绕床化蝶成孤眠。
先生近入黉宫住,佩玉花还喜相遇。
秋色于人亦有情,把酒何辞斜日暮。
斯文万代肺腑亲,食前岂必罗八珍。
集裳骚客楚天远,悠悠江水空愁人。
锦城慨想当年事,富贵宁为身后计。
笑谈历历襟怀开,会聚风流那复易。
凤城北风天早寒,物华恋恋良已难。
拒霜须令慰晚节,肯容霜后愁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