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石门隐,石门长昼开。
了无俗客到,时有白云来。
谷煖耕春雨,窗阴听瀑雷。
徵贤有明诏,林下岂遗材。
郑子石门隐,石门长昼开。
了无俗客到,时有白云来。
谷煖耕春雨,窗阴听瀑雷。
徵贤有明诏,林下岂遗材。
这首元代诗人方坦的《石门清隐》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宁静画面。诗中以“郑子石门隐”开篇,点明主人公隐居于石门之中的身份,随后通过“石门长昼开”一句,展现了隐居之地的自然风光与时间流逝的宁静感。
“了无俗客到,时有白云来”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超脱世俗的氛围。没有尘世的打扰,只有白云偶尔造访,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接下来,“谷煖耕春雨,窗阴听瀑雷”描绘了四季更迭中的自然景象,春雨润泽山谷,雷声在窗前回响,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暗示了隐居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最后,“徵贤有明诏,林下岂遗材”表达了对隐士才能的肯定与期待,即便身处深山老林,其才智也不会被埋没,暗含了对隐逸生活价值的认可和对人才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才价值的深刻思考。
呜呼大圣人,世或见疑猜。
周公被流言,仲尼困桓魋。
贤材实累身,忠信为祸媒。
苍蝇点白璧,蚊蚋嘘风雷。
麒麟匿郊薮,朱凤成摧颓。
仰天再叹息,沈忧热中怀。
扰扰蜗角争,忉怛劳形骸。
千秋万世后,愚智同尘埃。
群山高不极,回合越西城。
秋入云根净,霜归石耳清。
望中分树色,空外落泉声。
地接天台胜,人含太古情。
林间孙绰赋,谷口子真耕。处处烟霞动,时时?鹤鸣。
几年守真素,一出见平生。
莫遣山灵诮,应高黄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