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孤桐树,托根峄山岑。
良工琢其枝,为我匣中琴。
胶漆相交结,珍重逾南金。
被以朱丝弦,弹以白雪吟。
清音顺风扬,四坐畴同心。
佳人隔天末,日暮涕沾襟。
亭亭孤桐树,托根峄山岑。
良工琢其枝,为我匣中琴。
胶漆相交结,珍重逾南金。
被以朱丝弦,弹以白雪吟。
清音顺风扬,四坐畴同心。
佳人隔天末,日暮涕沾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雅而孤独的场景,通过“亭亭孤桐树”与“峄山岑”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以“良工琢其枝,为我匣中琴”表达了对技艺的赞美和对艺术作品的珍视,将自然界的桐树与人工雕琢的琴结合,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艺术创作的精妙。
“胶漆相交结,珍重逾南金”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琴与琴弦的关系比作胶漆之于木器,强调了两者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表达了对琴弦质量的极高评价,如同珍贵的南金一般。这种精细的工艺和材料选择,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艺术品质的极致追求。
接着,“被以朱丝弦,弹以白雪吟”描绘了演奏的过程,朱丝弦的使用增添了琴的色泽与质感,而“白雪吟”则暗示了音乐的高雅与纯净,仿佛是冬日里的一抹清白,给人以心灵的洗涤。这样的音乐,不仅能够跨越空间,传达情感,还能在听众心中激起共鸣,引发共情。
最后,“清音顺风扬,四坐畴同心”描述了音乐的传播效果,清脆的琴声随着风飘散,不仅在场的人为之动容,也似乎触动了远方的心灵,形成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而“佳人隔天末,日暮涕沾襟”则通过一个想象中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音乐的力量,即使佳人在遥远的地方,也能感受到这份情感的传递,以至于在日暮时分,泪水沾湿衣襟,表达了深深的感动与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艺术的融合、技艺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音乐作为桥梁,连接人心,跨越时空的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几日纱窗新绿满,芭蕉才发深丛。
层层轻放,摇动春风。未有凌云高干,密叶布晴空。
根结处、绿天方晓,字走蛇龙。低傍五株松。
看蝙蝠成双,梦稳香浓。红袖立,一似翠扇重重。
只恐秋飙夜雨,滴碎五更钟。
溱洧地、樵人无赖,奔鹿难逢。
钿蝉金燕内家妆。画鸦黄。掩明珰。
楚楚娟娟,顾影着罗裳。
眉似远山腰似柳,凌波步,欲惊鸿,洛浦旁。
云踪雨迹在高唐。玳瑁床。鹊尾香。
朝也暮也无别事,爱绣鸳鸯。
常向天边圆月诉愁肠。
青琐闼前韩寿老,何日里,对温柔,跨凤凰。
长干西畔,记鸦藏新柳,朱楼之下。
问是卢家年十五,娇小莫愁未嫁。
鹦鹉笼边,侍儿教演,曾把髯奴骂。
秋千时节,玉箫声在帘罅。
惆怅司马清狂,横琴三弄却,凤求凰也。
鼙鼓揭来人世换,都付水流花谢。
修竹依然,画栏何在,俯仰馀悲吒。
唾壶敲缺,不禁清泪如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