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纱窗新绿满,芭蕉才发深丛。
层层轻放,摇动春风。未有凌云高干,密叶布晴空。
根结处、绿天方晓,字走蛇龙。低傍五株松。
看蝙蝠成双,梦稳香浓。红袖立,一似翠扇重重。
只恐秋飙夜雨,滴碎五更钟。
溱洧地、樵人无赖,奔鹿难逢。
几日纱窗新绿满,芭蕉才发深丛。
层层轻放,摇动春风。未有凌云高干,密叶布晴空。
根结处、绿天方晓,字走蛇龙。低傍五株松。
看蝙蝠成双,梦稳香浓。红袖立,一似翠扇重重。
只恐秋飙夜雨,滴碎五更钟。
溱洧地、樵人无赖,奔鹿难逢。
这首《瑞鹧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纱窗外新绿满盈的景象,以及芭蕉初发的生机勃勃。诗人通过“层层轻放,摇动春风”这一句,巧妙地将春天的轻柔与生机融为一体,春风似乎在轻轻摇曳着层层绿叶,赋予了自然界的动态美。
“未有凌云高干,密叶布晴空。”这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蓬勃生长,虽然枝干尚未达到云霄的高度,但茂密的叶子已经覆盖了晴朗的天空,预示着未来的繁盛与生机。
“根结处、绿天方晓,字走蛇龙。”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根系的生长比作是绿天的破晓,而“字走蛇龙”则可能是指树木的枝条蜿蜒曲折,如同蛇龙般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树木的形态之美。
接下来的几句“低傍五株松。看蝙蝠成双,梦稳香浓。”则转向对特定景物的细致观察,五株松树旁,蝙蝠成双,享受着宁静与甜蜜的梦境,营造了一种和谐与安宁的氛围。
“红袖立,一似翠扇重重。”这句通过“红袖”与“翠扇”的对比,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姿态,也暗示了春天的色彩丰富与生机盎然。
最后,“只恐秋飙夜雨,滴碎五更钟。”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与忧虑,担心秋风和夜雨会破坏这份宁静与美好,使得五更的钟声都显得格外沉重。
“溱洧地、樵人无赖,奔鹿难逢。”则以溱洧之地的自然景观和樵人的活动,以及难以遇见的奔跑的鹿,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隐含了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与对生活的哲思。
整体而言,《瑞鹧鸪》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诗意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