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得幽栖地,怡然胜美除。
未归已彭泽,不梦亦华胥。
绿绕清分远,红稀碧间疏。
渔樵莫争席,不是野人居。
考得幽栖地,怡然胜美除。
未归已彭泽,不梦亦华胥。
绿绕清分远,红稀碧间疏。
渔樵莫争席,不是野人居。
这首诗《槃隐》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考得幽栖地”,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选择——寻觅一处幽静之地作为自己的栖息之所。这里的“考”字,既指考究、寻找,也暗含着深思熟虑之意,体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精心规划和深沉思考。
“怡然胜美除”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幽静之地的喜爱之情。这里的“怡然”形容心情愉悦,“胜美除”则意味着此处的美景超出了世俗的凡尘,让人心生欢喜,忘却尘世的烦恼。
接着,“未归已彭泽,不梦亦华胥”两句,运用了典故,进一步深化了隐逸主题。彭泽是陶渊明隐居的地方,华胥则是庄子笔下的理想国。这两句暗示诗人虽未真正归隐彭泽或梦游华胥,但内心已达到了与之相似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绿绕清分远,红稀碧间疏”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绿树环绕,清澈的水流延伸至远方,红花稀疏,碧草间点缀其间,这样的画面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最后,“渔樵莫争席,不是野人居”以渔人和樵夫为喻,强调了这片隐居之地的平和与和谐。这里没有争斗,没有纷扰,只有一份宁静的生活,这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同时,诗人也通过这句话表明,这片隐居之地并非真正的野外居所,而是他内心深处向往的避世之所。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冻云低垂野,远树昏未分。
朝来庭竹上,摵摵霰已闻。
扣门有兵吏,嘉命传相君。
趋閤展熊席,卷幔飘炉熏。
桂浆贮榼美,马乳荐实蕡。
宾属两三人,从容奉评文。
远稽先儒言,风赋可以群。
密置笔与砚,唯待雪雰雰。
雪既不可待,日暮人半醺。
明朝获方楮,健思欲凌云。
南方赤蚁大若象,潜荒穴洞人莫逢。
天公合雨不决雨,从横乱出将自封。
侵疆凌壤坏城市,战斗亿倍南柯雄。
尝闻穿山食此物,此物既大非常凶。
张舌流涎莫可饵,枉啄不怕长戈舂。
今令智者以智取,即见蚳醢传太宫。
因而使知祸福理,天子下令云从龙。
再为会稽行,聊问会稽美。
禹穴迁所探,秦望斯所纪。
年代已浸深,书碑必亡矣。
剡溪有樵风,其事恐非是。
买臣千载后,得无负薪子。
黄庭昔换鹅,道士傥不死。
行当访其真,愿以鹅报尔。
慎勿笑我痴,万事难可拟。
摘笋复盈檐,缗鱼新出水。
此又食之珍,因书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