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还垂翅下烟霄,归指临川去路遥。
二亩荒田须卖却,要钱准备纳青苗。
又还垂翅下烟霄,归指临川去路遥。
二亩荒田须卖却,要钱准备纳青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落第士子在仕途受挫后的心境与抉择。诗中以“垂翅”这一形象比喻,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失落、疲惫的状态,仿佛翅膀垂下的鸟儿,无力再展翅高飞,只能暂时栖息于烟云缭绕的天空之下。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暗含了对官场竞争残酷性的反思。
“归指临川去路遥”,进一步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感。他似乎在思考着回归故乡或寻求其他出路的道路,但这条道路看起来漫长而遥远,充满了未知的挑战。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无助。
“二亩荒田须卖却,要钱准备纳青苗。”则揭示了主人公在面对生活压力时的现实考量。为了生计,他不得不考虑变卖仅有的土地,以换取资金来应对即将到来的青苗税。这一细节不仅凸显了古代农民生活的艰辛,也反映了社会经济结构对个体命运的影响。通过这一行为,诗人巧妙地将个人命运与更广泛的社会经济背景联系起来,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现实洞察,展现了宋代文人在科举失利后的复杂心理状态和社会生存的艰难。它不仅仅是一首个人哀歌,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一种反映,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蹑足半天下,作意赋归欤。
燕申经始不日,胸次出规模。
千古神峰拥护,万古横江缭绕,佳致足方壶。
一饮一词美,还得似君无。十步楼、五步阁,恣安居。
薰蒸和气,袭人盎盎觉春如。
况是庄椿不老,那更徐鸡并秀,父子看名俱。
驷马高车盖,不减汉之于。
问道图书盛,尊儒礼教兴。
石渠因学广,金殿为贤升。
日月恩光照,风云宠命膺。
谋谟言可范,舟楫事斯凭。
宴喜明时洽,光辉湛露凝。
大哉尧作主,天下颂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