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雨叶落霜枫,旅况萧条夜气空。
蛙鼓高低悲草外,鼍雷耸彻入云中。
布襟单薄寒如铁,窗纸凄凉破有风。
想得明朝茅店月,那堪行李又西东。
纷纷雨叶落霜枫,旅况萧条夜气空。
蛙鼓高低悲草外,鼍雷耸彻入云中。
布襟单薄寒如铁,窗纸凄凉破有风。
想得明朝茅店月,那堪行李又西东。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在三叉河畔的雨中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孤独与凄凉之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雨、枫叶、霜、蛙鸣、鼍雷等元素融入其中,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又略带悲凉的画面。
首句“纷纷雨叶落霜枫”,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环境,雨滴与霜枫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秋季的特色,也暗示了环境的冷寂。接着,“旅况萧条夜气空”一句,直接点出了旅行者的孤独与寂寞,夜色中的寂静更增添了这份孤独感。
“蛙鼓高低悲草外,鼍雷耸彻入云中”两句,通过蛙鸣和鼍雷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凄凉氛围。蛙鸣虽是自然界常见的声音,但在这种特定环境下,却显得格外哀伤;而鼍雷的轰鸣,则仿佛从天际传来,增加了空间的辽阔感,同时也暗示着某种不可预知的力量。
“布襟单薄寒如铁,窗纸凄凉破有风”两句,将注意力转向了人物的感受。穿着单薄的布衣,感受到的是如同铁一般的寒冷;窗外的风,不仅吹破了窗纸,也吹散了内心的温暖,让人感到更加的孤寂与无助。
最后,“想得明朝茅店月,那堪行李又西东”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与不安。明天,当太阳升起,诗人或许又要踏上新的旅程,面对未知的挑战与离别,心中难免会生出更多的感慨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捕捉了深秋夜晚雨中的独特氛围,以及旅行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十年一相见,世俗信多岐。
云雨易分散,山川长间之。
我衔凤阙恩,按狱桥山陲。
君在龙骧府,掌奏羽檄词。
相去百馀里,魂梦自相驰。
形容在胸臆,书札通相思。
烦君爱我深,轻车忽载脂。
塞门秋色老,霜气方凝姿。
此地少平川,冈阜相参差。
谁知路非远,行者多云疲。
君能犯劲风,信宿凌欹危。
情亲不自倦,下马开双眉。
相对坐沉吟,屈指惊岁时。
万事且莫问,一杯欣共持。
阳乌忽西倾,明蟾挂高枝。
卷帘引瑶玉,灭烛临霜墀。
中庭有疏芦,淅淅闻风吹。
长河卷云色,凝碧无瑕疵。
一言开我怀,旷然澹希夷。
悠悠夜方永,冷思偏相宜。
眉睫无他人,与君闲解题。
陶然叩寂寞,更请吟清诗。
得意且忘言,何况竹与丝。
顷刻过三夕,起坐轻四肢。
明朝告行去,惨然还别离。
出门送君去,君马扬金羁。
回来坐空堂,寂寞无人知。
重重碧云合,何处寻佳期。
《坊州按狱苏氏庄记室二贤自鄜州走马相访留连数日发后独坐寂寞因成诗寄之》【唐·舒元舆】十年一相见,世俗信多岐。云雨易分散,山川长间之。我衔凤阙恩,按狱桥山陲。君在龙骧府,掌奏羽檄词。相去百馀里,魂梦自相驰。形容在胸臆,书札通相思。烦君爱我深,轻车忽载脂。塞门秋色老,霜气方凝姿。此地少平川,冈阜相参差。谁知路非远,行者多云疲。君能犯劲风,信宿凌欹危。情亲不自倦,下马开双眉。相对坐沉吟,屈指惊岁时。万事且莫问,一杯欣共持。阳乌忽西倾,明蟾挂高枝。卷帘引瑶玉,灭烛临霜墀。中庭有疏芦,淅淅闻风吹。长河卷云色,凝碧无瑕疵。一言开我怀,旷然澹希夷。悠悠夜方永,冷思偏相宜。眉睫无他人,与君闲解题。陶然叩寂寞,更请吟清诗。得意且忘言,何况竹与丝。顷刻过三夕,起坐轻四肢。明朝告行去,惨然还别离。出门送君去,君马扬金羁。回来坐空堂,寂寞无人知。重重碧云合,何处寻佳期。
https://shici.929r.com/shici/1bDyAR3k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