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滨上巳,洛汭春华。碧池涵日,翠斝澄霞。
沟垂细柳,岸拥平沙。歌莺响树,舞蝶惊花。
云浮宝马,水韵香车。熟记行乐,淹留景斜。
河滨上巳,洛汭春华。碧池涵日,翠斝澄霞。
沟垂细柳,岸拥平沙。歌莺响树,舞蝶惊花。
云浮宝马,水韵香车。熟记行乐,淹留景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宴会的美好景象。开篇“河滨上巳,洛汭春华”即设定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其中“巳”指的是河岸旁的平坦之地,“春华”则是春天的花色。紧接着,“碧池涵日,翠斝澄霞”描述了水面反射着碧绿色的太阳和清澈的云彩,展现出一片宁静与明媚。
“沟垂细柳,岸拥平沙”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溪流两侧垂挂着柔细的柳枝,而河岸边堆积着平坦的沙土。接下来的“歌莺响树,舞蝶惊花”更是生动地展现了春日里鸟语花香的情景,其中“歌莺”指的是鸣叫的燕子,“舞蝶”则形象地描绘了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的情状。
“云浮宝马,水韵香车”中的“云浮宝马”可能暗示宴会上的豪华车队,而“水韵香车”则是对车辆经过时水面回响声和车上所载之物散发出的香气的形容。结尾的“熟记行乐,淹留景斜”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宴会愉悦情境的深刻记忆,以及不愿离去、贪恋美好景色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宴会盛况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调,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之美和人际交往之乐的深切感悟。
玉泉凤城西,朝暮横紫翠。
松杉极苍寒,殿阁更宏丽。
前朝中涓坟,大半香火寺。
长安冠盖途,十者不一至。
四度游京华,扰扰负俗累。
兹来颇萧间,满拟策游骑。
奈何促归期,又理卢沟辔。
岂伊山水缘,亦为造物忌。
迁延实由人,退转乘怠气。
譬若负夙逋,未了心不置。
何当襆被来,搜剔穷幽邃。
毋迨筋力疲,而任年华逝。
勇决吾犹能,预与山灵誓。
庶几鉴此忱,一遂平生志。
仆夫催晓发,驰逐声辚辚。
出门不一里,已到沂水滨。
四鼓月未落,水面如铺银。
水月一色白,天宇无纤尘。确■水底石,踯躅车下轮。
人力费推挽,马足犹逡巡。
及兹感行役,不如乐暮春。
举头见明月,曾照狂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