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然曛色落岩扉,适可肩舆下翠微。
伏枥马闻墙外聚,投巢鸟向树深飞。
欲观夕景观初暮,不辨峰姿辨四围。
半日促成诗廿首,明朝可罢咏而归。
苍然曛色落岩扉,适可肩舆下翠微。
伏枥马闻墙外聚,投巢鸟向树深飞。
欲观夕景观初暮,不辨峰姿辨四围。
半日促成诗廿首,明朝可罢咏而归。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诗人乘坐轿子游览香山的情景。首句“苍然曛色落岩扉”以苍茫的晚霞映照在山门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适可肩舆下翠微”,描述了诗人乘轿缓缓下山,欣赏着青翠的山色。
“伏枥马闻墙外聚,投巢鸟向树深飞”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马儿似乎听到了山下的喧闹,鸟儿则在树梢间低飞,生动地展现了山林中的生机与宁静。接下来,“欲观夕景观初暮,不辨峰姿辨四围”,表达了诗人对夕阳美景的喜爱,虽然无法辨认山峰的具体形状,但四周的景色已足够令人心旷神怡。
最后,“半日促成诗廿首,明朝可罢咏而归”,点明了诗人在这半天的游历中,灵感涌现,创作了二十首诗,第二天便可以结束这次愉快的旅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爱闲不向争名地,宅在街西最静坊。
卷里诗过一千首,白头新受秘书郎。
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
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
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
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