骎骎随日老,宁能问分阴。
波流固自远,云在初无心。
鸟声惊幽思,风徐快冲襟。
马卿苦病多,中怀天莫忱。
骎骎随日老,宁能问分阴。
波流固自远,云在初无心。
鸟声惊幽思,风徐快冲襟。
马卿苦病多,中怀天莫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山居杂诗九十首》中的第四十二首,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时对时光流逝、自然景色以及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
"骎骎随日老",诗人以马蹄疾驰形容岁月匆匆,暗示时光如白驹过隙,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日渐衰老。"宁能问分阴",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深深感慨,流露出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波流固自远,云在初无心",运用山水意象,表达出自然界的从容与超脱,暗示人应当像江水和浮云那样,顺应自然,不为外物所累。
"鸟声惊幽思",鸟鸣声在寂静的山林中唤醒了诗人的深沉思绪,可能触发了他的孤独或怀旧之情。"风徐快冲襟",微风吹拂,让诗人的心情暂时舒畅,但内心的忧虑并未完全消散。
最后两句"马卿苦病多,中怀天莫忱",借用了马援的典故,马援因病而忧虑,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身体状况不佳,内心充满忧虑,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将希望寄托于苍天。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哲理,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和自身命运的复杂心境。
将军死战血染衣,空山白骨鬼夜啼。
洗兵政要及时雨,天祸未悔无云霓。
卧龙不起主张汉,猎犬待烹侥倖齐。
就中儒冠身多误,如坐矮屋头常低。
敢将龙钟哀造物,但幸老大能扶犁。
咄哉董生三寸舌,善谑不思为虐兮。
人间回首忧患始,去之不速将噬脐。
疾雷破山云暗天,雨脚不断如麻悬。
淋浪一室无乾处,何异露坐乘漏船。
鼠牙便是溃堤蚁,墙有百道飞来泉。
狂客岂因狂药使,眼花如落井底眠。
采石江头弄明月,一夕去作骑鲸仙。
我虽忘我亦可怜,但恐不免蛟龙涎。
苦无根源笑潢潦,可能朝宗东注觅海道。
君不见耒阳禹力所不到,至今难寻杜陵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