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招提入翠微,碧波千顷照岩扉。
白头人向斜阳立,黄帽僧冲细雨归。
芳树远从湖外见,残云纷绕雁边飞。
分明一片佳山景,却忆松边笋蕨肥。
窈窕招提入翠微,碧波千顷照岩扉。
白头人向斜阳立,黄帽僧冲细雨归。
芳树远从湖外见,残云纷绕雁边飞。
分明一片佳山景,却忆松边笋蕨肥。
这首宋代诗人钱绅的《题青山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山水画卷。诗中以“窈窕招提入翠微”开篇,巧妙地将寺庙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暗示了佛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接着,“碧波千顷照岩扉”一句,通过水波倒映着寺庙之门,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静谧氛围。
“白头人向斜阳立,黄帽僧冲细雨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两位人物的不同状态:一位老人在夕阳下站立,似乎在沉思或等待;另一位僧人顶着细雨归来,体现了僧侣生活的简朴与坚韧。这样的场景,既展现了人生的沧桑与佛教的慈悲,也暗示了生命中的无常与轮回。
“芳树远从湖外见,残云纷绕雁边飞”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远处的树木与湖面相映成趣,天边的云彩与南迁的大雁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结合的美丽景象。这种景象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寓意着生命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最后,“分明一片佳山景,却忆松边笋蕨肥”一句,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松林下的美味,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生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青山寺及其周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佛教精神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回忆。
巾子峰头乌臼树,微霜未落已先红。
凭阑高看复低看,半在石池波影中。
事业随人品,今古几麾旌。
向来谋国,万事尽出汝书生。
安识鹍鹏变化,九万里风在下,如许上南溟。
斥鴳旁边笑,河汉一头倾。叹世间,多少恨,几时平。
霸图消歇,大家创见又成惊。
邂逅汉家龙种,正尔乌纱白纻,驰骛觉身轻。
樽酒从渠说,双眼为谁明。
端溪湮塞焦桐已,罗旅文房尚奢侈。
古风雅志莫养成,从此词章堕彫靡。
仙岩名士独不然,家有琴砚皆世传。
熨焦蛇断互左右,俾受弹弄供磨研。
耳根笔泽千载意,字□挽回淳朴味。
乃知旧物是筌蹄,薰染皇坟归茧纸。
百篇因之奏帝傍,帝赉文美承恩光。
归来筑堂标古雅,家学始末示不忘。
迩来相传贵珠玉,或侈金屏誇绣缛。
心游目视溺豪华,继发一言流近俗。
嗟余僻好惟古文,敬此堂名如敬君。
何时登堂相抚玩,古雅之意期与君平分。
三年试邑似从军,救过何心望策勋。
但得当时无愧怍,便知后日有芳芬。
身名莫叹行将老,学业由来进在勤。
子到长安谨交友,杜门切勿混莸薰。